• 人是十分複雜的。人是會改變的。絕沒有生下來就是“高大全”那樣的好人,也沒有生下來就是“座山雕”那樣的壞人。只有“四人幫”才想得到什麼“三突出”、“高起點”一整套的鬼話。他們說的話越漂亮,做的事越見不得人。他們垮台了,可是他們的流毒現在到處都有。譬如學習外語吧,我收聽外語廣播講座時,還聽到“為革命學習外語”的宣傳。我想,學外語不去記單詞、做練習、學文法、念課文,卻念念不忘“革命”,那麼一定學不好外語。同樣從事革命工作的人並不一定要“為革命吃飯”,“為革命睡眠”。吃飯就吃飯,睡眠就睡眠,難道不掛上“革命”的牌子,就會損害革命者的崇高品質嗎?
    0 0 0 4 拷貝 二維碼 《隨想錄》
《隨想錄》[21句]
  • 巴金

    0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堯棠,字芾甘,中國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興,中國傑出現代文學家、出版家、翻譯家,同時也被譽為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是20世紀中國傑出的文學大師、中國當代文壇的巨匠。妻子蕭珊。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陽》、《新生》、《砂丁》、《索橋的故事》、《萌芽》和著名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其中《家》是巴金的代表作,也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2005年10月17日,巴金在上海華東醫院逝世,享年101歲,被人們譽為“世紀老人”。
    巴金的原名和字源于《詩經·國風》中《召南·甘棠》的首句“蔽芾(即念fèi又念fú)甘棠”。而“巴金”這一筆名源自他一位在留學法國時認識的一位巴姓的同學巴恩波,並非誤傳的俄國無政府主義者巴枯甯,以及這位同學自殺身亡時巴金所翻譯的克魯泡特金著作。他把這二人的名字各取一字,然後成為了他的筆名。小行星8315正是以他的筆名命名的。泉州黎明大學有全國首家巴金研究所,並編輯出版《巴金研究》季刊。
    巴金被認為代表著中國大陸知識分子的良心,正因如此,他在文革期間受到了四人幫的非人道迫害。巴金晚年提議建立中國現代文學館和文化大革命博物館,但後者至今都未實現。巴金晚年患有帕金森氏症、慢性氣管炎、高血壓、惡性間皮細胞瘤等多種疾病,表示要求安樂死。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