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常在美國雜志上出現的莫雷爾的照片並不是他本人。這樣一個赫赫有名的人物的真面目很少流傳,並不是偶然的事。可以設想,莫雷爾不願意攝影留念,主要是不落下無用的痕跡,同時又可以增加他的神秘性……不過我們知道他年輕時其貌不揚,眼睛長得太靠攏,嘴唇又太薄,不會給人好感。後來,歲月給他添了那種上了年紀的惡棍和逍遙法外的罪犯所特有的氣派。他像南方老式的財主,盡管童年貧苦,生活艱難,沒有讀過《聖經》,可是布道時卻煞有介事。“我見過講壇上的拉薩魯斯·莫雷爾,”路易斯安那州巴吞魯日一家賭場的老板說,“聽他那番醒世警俗的講話,看他那副熱淚盈眶的模樣,我明知道他是個色鬼,是個拐賣黑奴的騙子,當著上帝的面都能下毒手殺人,可是我禁不住也哭了。”
    0 0 0 5 拷貝 二維碼 《惡棍列傳》
《惡棍列傳》[11句]
  • 博爾赫斯

    0

    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西班牙文:Jorges Luis Borges,1899年8月24日-1986年6月14日),阿根廷作家。 作品涵蓋多個文學范疇,包括:短文、隨筆小品、詩、文學評論、翻譯文學。其中以拉丁文雋永的文字和深刻的哲理見長。 父親豪爾赫·吉列爾莫·博爾赫斯(1874-1938)是位律師,兼任現代語言師范學校心理學教師,精通英語,擁有各種文本的大量藏書;母親萊昂諾爾·阿塞維多(1876-1975)出身望族,婚後操持家務,但也博覽群書,通曉英語;祖母弗朗西斯(范妮)·哈斯拉姆(1845-1935)是英國人,英語是她的母語。
    他早年深受柏拉圖和叔本華等人的唯心哲學,還有尼采的唯意志論的影響,並且從休謨和康德那里接受了不可知論和宿命論、以及古希臘哲學家芝諾、蘇格拉底等人的哲學影響。他對笛卡爾的思想也了然于心,在上述哲學家的觀點的基礎上,他采用時間和空間的輪回與停頓、夢境和現實的轉換、幻想和真實之間的界限連通、死亡和生命的共時存在、象征和符號的神秘暗示等手法,把曆史、現實、文學和哲學之間的界限打通,模糊了它們的疆界,帶來一個神秘的、夢幻般的、繁殖和虛構的世界,在真實和虛幻之間,找到了一條穿梭往來的通道,並不斷地往返,並獲得神奇的閱讀感受。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