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要世界或我們的任何一方發生變化,將我們和世界置于對立狀態的可怕的不滿,就應該可以消除。但是,我憎恨幻想變化的夢想,我討厭非同尋常的夢想。然而鑽"假如世界變化,我就不存在;假如我變化,世界也就不存在"這種理論式的牛角尖所獲得的確信,反而會似是一種和解、一種融洽。因為實事求是的我不會被人愛的這種思考,與世界是不能共存的。于是,殘疾人最後落入的陷講,不是消除對立狀態,而是以全面承認對立狀態的形式出現。這樣,殘疾就是不治之症了……
0
0
0
0
拷貝
二維碼
《金閣寺》
《金閣寺》[198句]
-
三島由紀夫 ( みしま ゆきお , Mishima Yukio )(1925年1月14日—1970年11月25日)本名平岡公威,是日本小說家,劇作家,記者,電影制作人,電影演員與右翼政治狂熱分子。三島由紀夫是日本戰後文學的大師之一,在日本文壇擁有高度聲譽。諸多作品中,以1956年出版的《金閣寺》最為人所熟知,除了日本國內,三島的作品在西方世界也有崇高的評價,甚至有人譽稱他為“日本的海明威”,曾三度入圍諾貝爾文學獎,也是著作被翻譯成英文等外國語版最多的當代作家。但是,他在1970年時極端激進的政治目的自殺諫世事件,卻使他在身後獲得褒貶不一的個人評價。
三島由紀夫本名平岡公威,1925年(大正14年)1月14日出生于東京市四谷區永住町2番地(今東京都新宿區四谷4丁目),父親名為平岡梓,母親名為倭文重,是家中長男,妹妹美津子與弟弟千之分別是在1928年與1930年出生。三島的祖母夏子具有日本貴族血統,是水戶藩藩主的外孫女,曾在日本皇室有棲川宮家中學習過禮儀,是個充滿威儀但卻很固執、神經質的傳統女性,祖父平岡定太郎則是兵庫縣農家出身的文官,曾任樺太廳長官(樺太是日本對庫頁島南部地區的稱呼,其官職相當于今日北海道的行政首長)。三島在上中學之前一直是與執掌家族大權的祖母同住,因為過分的保護與管教,構成他貧弱的體質與孤獨、甚至有點女性化的人格特質。健康上他患有自我中毒症,體質纖弱敏感。祖母的薰陶使他有非常多的機會接觸歌舞伎與能劇等藝文活動,再加上喜好西方文學的母親之鼓勵,而打下日後他在小說、舞台劇劇作方面能高度展現的基礎。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