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人有自由的意志,這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他是自由的,因為他想要這個生命;現在他當然無法走回頭路了,因為他已經不是當初想要這個生命時的那個人了,他所能做的只是繼續執行他現在生活在其中的當初的意志。 第二,他是自由的,這體現在他能夠選擇這一生命的行走方式和道路。 第三,他是自由的,這體現在,他還將成為從前的那一個人,懷有這麼個意志:在任何情況下都要走完這一生,通過這個方式最終回歸自己,而這是通過一條雖然可以選擇,但又是那麼迷宮般的道路實現的,走在這條道路上,這個生命的任何角落都將被他踏遍。
    0 0 0 2 拷貝 二維碼 《誤入世界》
《誤入世界》[4句]
  • 卡夫卡

    0

    弗蘭茲·卡夫卡,奧地利小說家。出生猶太商人家庭,18歲入布拉格大學學習文學和法律,1904年開始寫作,主要作品為4部短篇小說集和3部長篇小說。可惜生前大多未發表,3部長篇也均未寫完。卡夫卡是歐洲著名的表現主義作家。他生活在奧匈帝國行將崩潰的時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學影響,對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觀態度,故其作品大都用變形荒誕的形象和象征直覺的手法,表現被充滿敵意的社會環境所包圍的孤立、絕望的個人。文筆明淨而想像奇詭,常采用寓言體,背後的寓意言人人殊,暫無(或永無)定論,令二十世紀各個寫作流派紛紛追認其為先驅。
    “卡夫卡”在捷克語中是“寒鴉”的意思,卡夫卡父親的鋪子即以寒鴉來作店徽。而“卡夫卡”在希伯來語中是“穴鳥”的意思(希伯來語和意第緒語都是猶太人的語言)。為紀念這位獨一無二的大師,1983年發現的小行星3412以“卡夫卡”來命名。
    卡夫卡是捷克人,他是西方現代派文學的宗師和探險者,但他的創作風格不僅是表現主義,卻是表現主義作家中創作上最有成就者。他生活和創作的主要時期是在一戰前後,當時,經濟蕭條,社會腐敗,人民窮困,這一切使得卡夫卡終生生活在痛苦與孤獨之中。于是,對社會的陌生感,孤獨感與恐懼感,成了他創作的永恒主題。美國詩人奧登評價卡夫卡時說:“卡夫卡對我們至關重要,因為他的困境就是現代人的困境。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