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辑:
《写给无神论者》[14句]
下辑:
《幸福的建筑》[11句]
- 叔本华:只有击中目标的谴责才能使我们受到伤害。一个人如果真正知道他不应该受到某种谴责,那么他可以满怀把握地对此不屑一顾。 0 0 0
- 我们总是在阅读结果,而不是整个过程。 0 0 0
- 关于死亡的想法对我们的影响或许就是引领我们去追求任何对我们真正重要的东西。 0 0 0
- 让理智良心来决定我们的价值,并不是无条件地期待他人的爱。 0 0 0
- Life seems to be a process of replacing one anxiety with another and substituting one desire for another 生活似乎是用一种焦虑代替另一种焦虑,用一种欲望代替另一种欲望的过程。 0 0 0
- 这种观点说明,决心躲避他人并不意味着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愿和他人交往。这一想法只是反映了我们对所能够交往的对象的不满。愤世嫉俗的人都不过是理想主义者,他们对事物的要求标准很高,达到了常人所难以理解的程度。用尚福尔的话说:“我们往往把一个特立独行的人看作是不喜欢人际交往的人。这样的说法就像把一个不愿在深更半夜去邦迪森林散步的人看作是不喜欢散步的人样。” 0 0 0
- 生活就是用一种焦虑代替另一种焦虑,用一直欲望代替另一种欲望的过程——这样说,并非要我们永远都不要去努力克服焦虑,或不要努力去满足某种欲望,而是要求我们在努力追求的过程中要明白一个道理:我们的任何一个目标向我们提供的一劳永逸的保证,按照目标本身的意思,是不可能实现的。 0 0 0
- 决斗现象体现了人们严重缺乏一种信心,那就是认为自己的身份是我们自己的事,我们自己能够对它进行决定,无需随他人评价的转变而做出调整。对决斗者而言,他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是能够帮助他建立他在自己心目中形象的惟一因素。如果周围的人以为他邪恶或卑鄙,认为他是一个胆小鬼或一个失败者,一个蠢蛋或一个女人气的男人,那么他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也变得无法接受。由于他的自我形象严重依赖他人的观点,因此他甯可死于枪弹或刀伤,也不能允许不利于他的想法在公众心目中继续存在。 0 0 0
- 只要我们认为有一道生铁铸就的墙壁把我们的本性和境况同他人的本性和境况截然分开,只要我们认为我们可以很安全地一直保持一种傲慢自得的态度,我们的大度和容忍就会被冷酷和讥讽取而代之。 0 0 0
- “被他人注意、被他人关怀、得到他人的同情、赞美和支持,这就是我们想要从一切行为中得到的价值。富有的人忘情于财富,是因为财富能够自然而然地为他吸引世界的目光。穷人则完全相反,他们一贫穷为耻。他们感觉到自己生活在世界的目光之外。一旦感到自己被世界所忽略,人类天性中最强烈的欲望将必然难以得到满足。穷人进出家门都不为人所注意,即使在闹市,他也会像都处在家一样默默无闻。而名流显贵们则不然,他们一直为世界所瞩目。所有的人都渴望能够一睹尊颜。他们的行为成为公众关心的对象。他们的片言只语、举手投足都不会被人忽略。” 0 0 0
- 解决焦虑的成熟之途可以说始于一种认识,即身份的确立取决于听众的选择:听众可以是工业家或波西米亚人,可以是家庭成员或哲学家——而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选择听众。 0 0 0
- 公共舆论的缺陷,究其原因,在于公众不愿意将自己的观点交由理性分析进行推敲,而是将自己的观点建立在直觉、感情和习俗之上。 0 0 0
- 悲剧力图在罪有应得和全然无辜之间架起一道桥梁,使我们对责任的惯常理解提出质疑,它是一种最为复杂的心理呈现模式,一种对他人最为尊重的表达方式,它认为人们在丧失尊严的同事,不应该被剥夺让别人听到他们心声的权利。 0 0 0
- 每一个成年人的生活可以说包含着两个关于爱的故事。第一个就是追求性爱的故事,这个故事已经广为人知,并且得到人们详尽的描述,构成了音乐和文学的根本主题,被社会普遍接受和赞颂。第二个就是追求来自世界挚爱的故事,这一故事更为隐蔽,更加让人难为情。人们提到它的时候往往采用刻薄的、讽刺的寓言,好像之后那些盛行嫉妒和有心里缺陷的人才会产生这样的需求,或干脆把对身份的追求简单地解释为对财富地追求。但第二个关于爱的故事在强烈程度上一点不亚于第一个,在复杂性、重要性和普遍性上也是如此,而且一旦失败,所导致的痛苦不会比第一个少。 0 0 0
- 现代社会中,积累财富的能力为人们所重视。 似乎金钱与职位携带着一种道德品质。 它的存在体现了拥有者的美德。 因为这种能力能够证明一个人至少拥有四种基本品质:创造力、勇气、智力和毅力。 至于其他的品质:谦逊或正直,则很少引起人们的关注。 失业所带来的耻辱,同战争年月的懦弱行为所导致的耻辱不相上下。 0 0 0
- 我们每天都会经验到许多不平等的对待,但我们并不会因此而妒恨每一个比我们优越的人,这就是嫉妒的特别之处。有些人的生活胜过我们千倍万倍,但我们能心安无事;而另一些人一丁点的成功却能让我们耿耿于怀,寝食不安。我们妒嫉的只是和我们处在同一层次的人,即我们的比照群体。史上最难忍受的大概就是我们最亲近的朋友比我们成功。 0 0 0
- 人类对自身价值的判断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不确定性——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人对我们的看法。我们的自我感觉和自我认同完全受制于周围的人对我们的评价。 0 0 0
- 要想停止注意某件事物,最快的方法就是将它购买到手——就如同要想停止欣赏某个人,最快的方法就是与其结婚。 0 0 0
- 在每一个社会里,总有一个特定的人群能够获得高度的尊崇——其他的人群则因为没有具备合适的技能、口音、气质、性别或肤色而受到贬抑或忽略。但这些对成功的定义远远不是一成不变或普遍适用的。一些素质和技能在一个地方能够带来较高的社会地位,而在另外一个地方则有可能变得无关紧要或为人不齿。 0 0 0
- 我们往往把一个特立独行的人看作是不喜欢人际交往的人。这样的说法就像把一个不愿在深更半夜去邦迪森林散步的人看作是不喜欢散步的人一样。 0 0 0
- 决定上层地位的因素一直处在变化中。 所以导致我们焦虑的因素也在随之不断变化。 在一个社会里,我们担心我们没有能力把长矛刺进动物的身体; 而在另一个社会里,我们则担心在战场上杀的人不够多; 在又一个社会里,我们焦虑自己没有庄园以及跳不好小步舞曲; 还有的社会里,我们担心自己对上帝的虔诚度不够高;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又焦虑无法从资本市场上获得利益。 0 0 0
- 多萝西娅可能会拥有同圣德雷莎一样的美德,但这个只关注身份符号的世界对她的美德视而不见。 0 0 0
- A fine remedy for our anxieties over our low status in society may be to travel—whether literally or figuratively, by viewing works of art—through the gigantic spaces of the world. 要消除社会地位低下引起的焦虑,旅行可能是一个好方法,通过实际的旅行或在艺术作品中神游,去感受世界的广阔无垠。 0 0 0
- 托尔斯坦.凡伦勃认为:在一个商业社会中,任何坚持一个人可以很有道德,同时仍很穷的观点都是没有市场的。即使是对财富最不在乎的人,也会感受到一种迫切的需要去积累财富,并且向外界展现自己拥有财富,以期逃避责备。一旦没有积累足够的财富,就会感到焦虑不堪,感到自己应该受到责备。 0 0 0
- 我们的“自我”就像一只漏气的气球,需要不断充入他人的爱戴才能保持形状,而经不起哪怕是针尖麦芒大的刺伤。 0 0 0
- 卢梭的主要论点基于对财富的阐释。他认为,财富并不代表占有物的多少,而是拥有多少我们渴望得到的东西,它是相对的,相对于人们的欲望。在任何时候,不管我们占有的财物多么丰富,只要我们还在追求某种我们不可能得到的东西,我们就谈不上富有;相反,如果我们总是满足于我们现时的拥有,不管我们实际占有的东西多么匮乏,我们是富有的。 0 0 0
- “这个世界只允许我们在孤独与卑劣之间进行选择,”他说。而且他建议年轻人应该学会“如何与孤独为伍……因为一个人被迫与他人接触的机会越少,他的境况就会越好”。叔本华认为,幸运的是,任何一个稍有理智的人在与他人工作和生活一段时间后,都会自然而然地“不愿与他人有频繁的交往,就像一个校长决不会愿意和周围的一群吵吵嚷嚷、喧闹不休的孩子搅在一起一样。” 0 0 0
- 我们所期待的远超出我们祖先们的想象,但我们付出的代价则是永远都挥之不去的焦虑——我们永远都不能安于现状,永远都有尚未企及的梦想。 0 0 0
- 贫穷最根本的特征,贫困最令人痛苦的地方,并不是它所导致的身体上的受苦,而是他人对贫困状态的负面反应所导致的羞耻感,是贫困状态违反了亚当斯密所称的“既定的社会体面原则”所产生的羞耻感。 0 0 0
- 约翰罗金斯花了40年时间,对不同国家的数百人进行了调查研究,有穷人也有富人。然后他以讥讽的口吻对他们的品格状况做了一个总结,在《给那后来的》一书中,他说: “发了财致了富的人,通常来说,勤奋、果断、骄傲、贪婪、雷厉风行、有板有眼、理智、缺乏想象力且毫不敏感。而那些一生贫困的人往往是极端愚蠢的人、极端聪明的人、懒惰的人、莽撞的人、谦卑的人、善于思考的人、想象力丰富的人,毫无远见的人、敏感的人、毫无规律且受情绪支配的人,他们有些是拙劣的恶棍,有些是公开的盗贼,有些完全是菩萨心肠的好人。” 0 0 0
- 但有时候,我们还真的很难不去嘲笑某些势利者,她们热衷于显示自己同名流显要的交往,急切想让人知道他家有纯金做的水龙头,他们以为这样就可以抬高他们的身价。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