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治通鉴》[47句]
司马光《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资治通鉴》(Comprehensive Mirror for Aid in Government)是北宋着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1019-1086)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着。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是我国编年史中包含时间最长的一部巨着(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有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后共1362年。全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即《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后唐纪》八卷、《后晋纪》六卷、《后汉纪》四卷、《后周纪》五卷。
《资治通鉴》的內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政治服务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
《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史记》为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春秋》为现存最早编年体史书),按时间先后叙次史事,往往用追叙和终言的手法,说明史事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它的內容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作为历史的借鉴。叙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与斗争。
- 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 0 0 0
- 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0 0 0
-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0 0 0
- 武灵王曰:“愚者所笑,贤者察焉,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遂胡服 0 0 0
- 人皆作之。作之不止,乃成君子;作之不变,习与体成,则自然也。 0 0 0
- 二十八打天下,戒马一生,驰骋千里,只为梦萦 0 0 0
- 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功而遂 0 0 0
- 盖聪明疏通者戒于无断,湛静安舒者戒于后时,广心浩大者戒于遗忘 0 0 0
- 君子勤于小物,故无大患。 0 0 0
- 夫听者,事之候也;计者,事之机也;听过计失而能久安者鲜矣! 故知者,决之断也;疑者,事之害也。 0 0 0
- 臣所闻古之道,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一民。弓矢不调,则羿不能以中;六马不和,则造父不能以致远;士民不亲附,则汤、武不能以必胜也。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故兵要在乎附民而已。 0 0 0
- 天下有道,君子扬于王庭,以正小人之罪,而莫敢不服;天下无道,君子囊括不言,以避小人之祸,而犹或不免。 0 0 0
-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0 0 0
-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0 0 0
- “阅库甲兵,远胜隋世。”上曰:“甲兵武备,诚不可阙;然炀帝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0 0 0
- 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 0 0 0
- 明德先论于贱 从政先信于贵 0 0 0
- 行于霜上而知严寒冰冻将至。 0 0 0
-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0 0 0
- 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 0 0 0
- 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 0 0 0
- 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 0 0 0
- 秦穆公失马 秦穆公亡马,歧下野人得而共食之者三百人。吏逐得,欲法之。公曰:“君子不以畜害人。吾闻食马肉不饮酒者,伤人。”乃饮之酒。其后穆公伐晋,三百人者闻穆公为晋所困,椎锋争死,以报食马之德。于是穆公获晋侯以归。 0 0 0
- 牧心者,牧天下。 0 0 0
- 不痴不聋,不做家翁。 0 0 0
- 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 0 0 0
- 治性之道,必审己之所有余而强其所不足,盖聪明疏通者戒于太察,寡闻少见者戒于壅蔽,勇猛刚强者戒于太暴,仁爱温良者戒于无断,湛静安舒者戒于后时,广心浩大者戒于遗忘。必审己之所当戒而齐之以义,然后中和之化应,而巧伪之徒不敢比周而望进。 0 0 0
- 秤砣虽小压千斤,以其德足以教化正俗,其才足以顿纲振纪,其明足以烛微虑远,其强足以结仁固义;大则利天下,小则利一国 0 0 0
- 故胜者不失其所守,不胜者得其所求。若是,故辩可为也。 0 0 0
- 所谓才,是指聪明、明察、坚强、果毅;所谓德,是指正直、公道、平和待人。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 0 0 0
- 做之不止,乃成君子 0 0 0
- 魏文侯期猎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0 0 0
- 未亡人不幸罹此百忧,感念存没,心焉如割! 0 0 0
- 夫聪慧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0 0 0
- 卜以决疑,今事在不疑。 0 0 0
- 圣人之虑远,故能谨其微而治之;众人之识近,故必待其着而后救之。治其微,则用力寡而功多;救其着,则竭力而不能及也。 0 0 0
- 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愚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 0 0 0
- 天下健者,岂为董公? 0 0 0
- “臣听说悲伤的人听不得抽噎的声音,忧愁的人听不得叹息的声音。所以高渐离击筑在易水之上,荆轲因此低头而不食;雍门子微吟,孟尝君为之悒悒不乐。现在臣心中积压许多忧伤,每当听到幽妙精微的音乐,不知不觉地就会涕泪横流。众人吹气能将山移动,聚集而飞的蚊子声音犹如雷鸣,结成朋党可以抓住老虎。十个男子可以弄弯铁锥。所以周文王被拘禁羑里,孔子被围在陈、蔡。这就是众人成风,累积生害,臣远离京师亦无亲友,莫能为之扬名,众口一词,可以致人于死地,丛轻可以折轴,羽翮可以飞翔,受惊后又遇罗网,潸然流涕。臣 0 0 0
- 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0 0 0
- 何谓君子?何谓小人?德大于才便是君子,才大于德便是小人。 0 0 0
- 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0 0 0
- 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 0 0 0
- 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材也,取其所长,用其所短 0 0 0
- 诬神者殃及三世。 0 0 0
- 审毫厘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智诚知之,决弗敢行者,百事之祸也。 0 0 0
- 臣闻明于天地之性,不可惑以神怪;知万物之情,不可罔以非类。诸背仁义之正道,不遵《五经》之法言,而盛称奇怪鬼神,广崇祭祀之方,求报无福之祠,及言世有仙人,服食不终之药,遥兴轻举、黄治变化之术者,皆奸人惑众,挟左道,怀诈伪,以欺罔世主。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荡荡如系风捕景,终不可得。是以明王距而不听,圣人绝而不语。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