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辑:
《金枝欲孽》[71句]
下辑:
《中國皇帝的五種命運》[10句]
- 儒學既有強調等級秩序的一面,也有高標社會主義的一面。社會正義是整個社會健康發展的基礎。曆代以來,士人都以守護社會良心為己任,能夠在傳統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然而乾隆卻以虎視之態,粗暴剝奪了儒學賦予讀書人的立志求名之心,守護良心之責,只給他們為稻梁謀這一個生存任務。從那時候起,士人群體便被抽空了靈魂,無法找到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本來,進入清朝之後,士節士氣較之中國曆史上的其他時代已經大為降低,乾隆中期以後,士大夫道德自律更為松弛。乾隆朝的大臣,雖然不乏能臣,卻又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有才華而無思想,有能力而乏操守,除功名利祿外無所關心。 0 0 0
- 乾隆把禁戲的重點,從禁地點、禁規模、禁時間轉移到審查、修改、禁止演出的內容。通過為老百姓提供優質的精神產品,寓禁于演,化不利為有利,化有形為無形。 0 0 0
- 長期執政的人容易形成一種“權利幻覺”……權力成為一個洞穴,而整個權勢人物就成為穴居人。他是自己權力的俘虜。他看到的、聽到的,都是支撐權力的正面信,負面的信息都作為錯誤的信息被清洗掉了。在他的周圍形成了一個機制,它自動地過濾掉錯誤的信息,輸入正確的信息。在此情況下,這個領袖往往無法正確地看待自己和世界,他甚至都無法對自己的力量形成恰當的符合實際的判斷。 0 0 0
- 幾千年間,中國專制制度的框架和運轉規則沒有根本的突破和進步。統治績效如何,更多地依賴于統治者個人的精神振作與否。沒有內外條件的嚴厲制約,個人的英明與自制無法抵制環境的縱容與腐蝕。由勝而驕,由勞而逸,是人性不變的規律。盛世君主往往是英明與昏聵集于一身,理智與膨脹合為一體。他們即使輝煌成績的創作者,也是王朝衰落的罪魁禍首。 0 0 0
- 這就是典型的中國方式。中國政府處理民眾上訪,一直是這樣的思路:一方面,懲戒不法官員;另一方面,對于上訪者也絕不給好臉子,以免鼓勵這種歪風。所有帶頭上訪者,不管有理沒理,最後從來沒有好下場。 0 0 0
- 皇帝治國的理想是“總一海內,整齊萬民”,使全國人民都生活在高度紀律化之下。他認為,政治是肉食者鄙的事。作為民間知識分子,他們唯一的晉升途徑就是老老實實讀書進學,此外任何一種鑽研都是不正當的。 ……皇帝嚴肅提醒底層民眾,國家不需要任何底層社會的自發政治熱情,只需要他們的馴服和沉默 0 0 0
- 制造恐怖,殺一儆百,是皇帝的慣用手段。在乾隆一朝政治中,經常可以見到出其不意、輕罪重罰的事例。 除了情緒和性格因素外,乾隆行政之忽寬忽嚴,更主要是策略的考慮。 0 0 0
- 雍正以工作狂聞名于史,其實業余時間也是一個相當摩登的玩家,尤其喜歡西洋玩意兒。現在故宮博物院里還保留著他好幾張穿西裝、戴假發的畫像,以及他玩過的大量西洋鍾表、望遠鏡甚至顯微鏡。 0 0 0
- 乾隆認為應該由皇帝壟斷所有的偉大、光榮、正確,不給其他人留一點榮譽空間。乾隆皇帝所需要的,不是站立著的大寫的人,而僅僅是工具和奴才。 0 0 0
- 修改直至銷毀記憶,本來是專制統治者的專利,但乾隆以比祖先更殘忍的方式來掩蓋祖先的殘忍,就無論如何不可原諒了。 我們永遠不要低估專制統治者的自私和陰狠。乾隆心里十分清楚,不論工作多麼細致,僅靠官員們的搜查,是不可能禁絕所欲不法文字的。最有效的辦法是通過制造空前的恐怖,使臣民們自己主動悄悄銷毀家中的不法文字。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乾隆帝蓄意制造冤案、。酷案,把一些語義含混的文字打成大案,借無辜者的腦袋來恐嚇天下之人,所作所為,令人發指。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