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和食物是平等的》[10句]
殳俏我用写人的方法写食物,《人和食物是平等的》很像一本来自食物王国的哲学书的名字。希望这本书不是菜谱,也不是觅食指南,而是我们和食物的《老友记》。
当人看待食物就像看待人一样,会发生什么?我们不需要老学究般地对它追根溯源查家谱,也不需要神经质地将它们一会儿奉若神明一会儿打入地狱,我们可以知道它们的苦恼和快乐,它们与人的相处共存,它们与人碰撞出的火花。
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食物越来越丰富,人类对事物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对食物的描述已不再是“它能否充饥耐饿”,而是“它是否好吃新奇 ”。食物在人挑剔的味蕾的判断下,有了三六九等区别,渐渐地失去了主宰的地位,而被人类所挑选和奴役。
给陌生人吃陌生的食物,再加点连自己都觉得陌生的元素,这是抓住了人类生存的要害。殳俏这个名字,听上去很遐想的样子,文字也好,应该是个胃口好、饭局多的主。同时有治厨经验和社交空间的女人不多,她应该算是一位,而且是中西贯通的那类,兼具火锅青年和微波炉主妇的风采。没见过这个作者,所以时常幻想,要是美人点评美菜,十指尖尖,香风细细,多好。真的要是这样,倒是绝对可以成为电视上写食主义的代言人,那时我们就会有很多香艳故事从厨房起步,然后散发出去…… ——《新京报》
看殳俏的文字,是有极大愉悦感的事情,与其说是写吃,还不如说是写她自己关于吃的生活。她的小说很冷,她的随笔够热,她的兴趣涉及很多领域,她看的书多到令人惊讶,她喜欢食物但吃不胖,她中意搞怪却够自然。常常觉得她的文字是非常讨喜的一个好玩意,不滥情,但充满感情,不矫情,但绝对有风情。——《上海壹周》
上辑:
《元气糖》[10句]
下辑:
《贪食纪》[10句]
- 要媒体讲良心,要老板讲人情,要历史讲实话,那都是绝无可能的事情。 0 0 0
- 这个社会先是提倡享受高潮,后来又提倡假装高潮,美食界似乎也有这样的趋势,为了自己日益衰弱的制造快乐的功能。从法国美食节目中千篇一律的闭目凝神吸取香味的做作表情,到日本美食节目里男女老少只要嘴巴碰到吃的就大喊oishi的夸张动作,我们大家也开始投身于假装高潮的活动中。因为这个世界,好吃的东西越来越少,而虚幻的快乐越来越多。 0 0 0
- 模仿荤食的素菜常常是遭人非议的,最大的原因即是在号称清心寡欲的名头底下一颗不安分的心。 0 0 0
- 当如同“多年未洗的窗帘从天花板上直垂下来”般的饥饿笼罩着夫妻二人时,他们果断地选择了戴起滑雪面罩,背起火药枪,去抢麦当劳,并且除了30个巨无霸什么都不要。的确,当只有汉堡包和可口可乐能够解除空虚的时候,我们除了麦当劳什么都不要。 0 0 0
- 其实在吃方面专拣便宜的和在襄阳路之类的地方淘衣服是同样的快感,那种廉价的殷实感,十个铜板以下的丰衣足食,常常让人的眼睛发出异样满足的光来,觉得自己同时做了最机敏的猎犬和最英明的上帝。 0 0 0
- 看来厌食果然只能由自己造成,从迷恋到狂恋到绝恋到看到就想吐,人都有这种令自己都感到讨厌的本性吧。 0 0 0
- 年轻,嘴巴和眼睛,还有脚,都是不安分而喜新厌旧的东西。在整个身体跑到社会上去打拼的时候,味蕾也变成了想干一番事业出来的器官,要吃尽全宇宙,把稀奇古怪的食物都尝一遍。 0 0 0
- 只敢于虐待比自己弱小的人,充其量不过是在别人的牙缝里讨生活一辈子的可悲人物。 0 0 0
-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便宜,但却有大把大把的快乐,等着你用钱来买,或者用心来买。 0 0 0
- 美食家最终成为美食,这也许是终极的吃人方式吧。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