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弱水三千》[11句]
梁文道梁文道书话
这不是一份书单。我讨厌书单,尤其是那些开给年轻人的书单。青少年已经有太多应该要上的课,应该要参加的课外活动,应该要遵守的规定和礼仪,我们为甚么还要管他们应该看甚么书呢?人生早年的最大好处就是还有浪费得起的时间,就算看书也儘可以看些师长眼中无甚意义的废物。
我小的时候看了许许多多不知是真是假的《世界七大不思议谜题》和《吸血鬼实录》一类的廉价书,內容古怪、资料可疑,并且印刷粗糙。但我从不后悔;相反地,我感谢它们。它们使我在百无聊赖的下午可以空想着金字塔里的咀咒秘密打发时光,在上数学课的时候透过摹画西藏雪人的模样锻炼绘图的技巧。就算因为害怕书上见到的怨灵照片,而竟夜躲着被窝里不敢入睡,我还是感谢那些为了糊口而胡乱编作材料的不知名作者,以及可能早就不复存在的小出版社。他们给了我一段快乐的童年,阅读竟是如此有趣。
如果我们相信书,相信它能开启灵感,改变生命,那么一份书单就是一张人生的设计规划图了。为青少年开书单的人不只是把塑造了自己的书籍罗列出来,还以为这就是他所不认识的那些年轻人也该走的道路;跟着它,人生自然是好的;大家都走这条路,社会的未来自然也是好的。这是多么大胆而且自私的想法,我们凭甚么以为自己的经历可以复製在其他人的身上呢?
在我一生所受过的教育之中,最令我感念的是童年那段日子。我唸的那家小学也有阅读课,但是老师们并不指定任何读物,他们只是把我们丢进一个小型的图书馆,然后就关上门一小时。在这一小时里,我们肆意翻弄架上的图书,甚至把它们抽出来当成武器互相丢掷。累了,就坐在地上随便检阅那些被摧残得破碎零落的绘本与童话,重组掉页的故事和彩图。看着看着,大伙们渐渐静了下来,恍惚进了另一个世界;更准确地说,是离开了这间图书馆所在的此世。直到钟响,老师进来呼唤,我才好像手术后的病人,麻醉药的效力似去还在,呆呆地站起来和其他小朋友排队走回教室。
上辑:
《我读》[14句]
下辑:
《味道·第一宗罪》[90句]
- 用相机把东西拍起来时,会有种“以为己有”的感觉;但事实上,这常常只是种错觉。例如这扇门,我天天定睛细看,而且也已经拍了照,但一旦像这样,一条线一条线细细庙会时,还是每每有种初次邂逅的新鲜感,让我惊艳不已…… 0 0 0
- 不看书,不敢看书,甚至耻于看书,这种城市性格侧面地突显了很多人都诟病过的另一种倾向:反智,而且是很字面意义上的反智,我们反对任何有智慧的人和事。脑子只要稍微转得复杂一点,就是深奥,就是沉闷。 0 0 0
- 总结而言,是中国菜堕落了,该慢的很急,该细的很粗,连小吃都不一定做得对味了。我自小在台湾看梁实秋、唐鲁孙、夏元瑜的文章长大,常见这类夹杂着外省人乡愁的“今不如昔”之慨,逯耀东先生的散文也能归在这“食物乡愁”的一路。而逯先生是史家,那感慨发起来就格外地叫人神伤,炒不好一碟“金包银”竟然隐然有山河破败的忧患。 0 0 0
- 曾经有朋友提出一个想法,他认为只要有一万人,这一万人会逛画展,会听音乐会,会买本地严肃作家的作品,我们的文化环境就会大为改观了。我不知道一万人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也不知道这种估算有多科学;但是我们都知道他说的这一万人其实是一个概念,是一群critical mass,是一群决定性的少数。有这样的一群文化消费者,市场的面貌就能稍显多样,甚至可以达到一个临界点,让量变引起质变。 0 0 0
- 那弱水三千若能把那今生湮没,前世亏欠,我愿等来生再还 0 0 0
- 设计不应该只是一项物品的改良、美化和包装,而是一种根本的提问,一种对老东西的新发现。 0 0 0
- 我讨厌书单,尤其是那些开给年轻人的书单。青少年已经有太多应该要上的课,应该要参加的课外活动,应该要遵守的规定和礼仪,我们为什么还要管他们看什么书呢?人生早年的最大好处就是还有浪费得起的时间,就算看书也仅可以看些师长眼中无甚意义的废物。 0 0 0
- 很多人说香港太小,所以严肃的出版搞不起来,另类音乐的唱片卖得不好,剧场演出的上座率不高。其实这只是种似是而非的说法。且看人口数字,比起许多北欧国家,香港的七百万人并不算是小数目。但为甚么香港就是养不起一份可以自给自足的文化杂志,一家终年无休的爵士乐会馆呢?关键在于我们的人口虽然不少,但是大家的口味太过雷同。说到下班后的娱乐,我们第一个浮起的念头就是唱K,而且到了卡拉OK之后,大家都抢着唱同一首歌。 0 0 0
- 人生苦短,专栏苦长。有时明明“下雨,无事”,却为了填满那巴掌大的天地,信口开河“今天阳光出奇好!”少年时写作文,只要换个语文老师,就能再捡到一次钱再扶一个盲人过马路;现在行不通了,昨天去过酒吧,今天再进茶室就有点不好意思。 0 0 0
- 这就是逛图书馆的情绪,一种更加认清自己的谦卑。逛书店是满脑都是从自己出发的思考和慾望投射,就看不见自己是谁了。逛图书馆妳却不由自已的开放给未知的书架,让它们提醒自己的渺小和位置。你去图书馆可以认识你自己。 0 0 0
- 这已经不只是一个只做蚯蚓的文人,还是一个做蚯蚓的父亲,一个蚯蚓般的常人,在土里左右翻动,思量别人未必尽知的心事。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