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曆代經濟變革得失》[11句]
    吳曉波

    兩千七百年前,春秋時期的齊國宰相管仲改制變法,使得齊國一躍成為霸主,傲視群雄;公元1069年,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推行新法,一時國庫充實,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為之緩解;公元1978年,總設計師鄧小平開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百年積弱的中國經濟再度崛起,重回強國之列。在兩千多年的時間里,中國經曆了十數次重大的經濟變革,每一次變法,都順應社會發展而發生,也都對曆史進程產生了重大影響。而今,新的社會發展又提出了繼續變革的要求……
    《曆代經濟變革得失》是作者近年來研究中國經濟變革史的集大成著作,對中國曆史上十數次的重大經濟變法的種種措施和實踐作了系統的概述和比照,指明因革演變,坦陳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總括了中國式改革的曆史脈絡,又剖析了隱藏在曆代經濟變革中的內在邏輯與規律。辯駁得失,以史為鑒,實不失為一部簡明的“中國經濟史”。
    這是第一部整體敘述中國商業史的編年體著作。
    在兩千多年的時間里,中國是工商經濟最為發達的國家。然而,當世界進入到工業革命時期,它竟遠遠落後,受各國欺凌,成為“東亞病夫”。在經曆百年跌蕩之後,中國經濟再度崛起,在二十一世紀初,重回強國之列,與此同時,新的社會矛盾又提出了繼續變革的要求。
    本書作者以宏大的曆史視野和雄厚的筆力,由春秋時期的“管仲變法”開始,及至當代改革開放,敘述了兩千七百多年的曆代經濟變革和工商變遷。辯駁得失,以史為鑒,本書適合所有關心中國前途的政府官員、企業界、學術界人士閱讀珍藏,也是當代青年了解中國的啟蒙讀本。
    0 0
此專輯的句子
  • 吳曉波

    0

    吳曉波,1968年生人,畢業于複旦大學新聞系。財經作家,“藍獅子”財經圖書出版人,上海交通大學、暨南大學EMBA課程教授,常年從事公司研究。2009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評為年度“中國青年領袖”。
    吳曉波打破了寫而優則仕、寫而優則商的中國習慣。他腳踏幾船,既從事出版事業,同時還堅持每周寫作6000字以上的習慣,穩穩當當,自得其樂地與妻女棲居于杭州。
    一個知識分子,應該擁有一份不賴此為生的職業。吳曉波說這句大學時候看到的話到仍然記憶猶新。因此,“可能我退休之後,會成為一個真正的知識分子吧!”因為到那時,他真正擁有了知識分子的獨立,無所顧忌,可以開始做思想義工,不為報酬寫作。
    說到這時,吳曉波開始惦記自己島上的3000棵楊梅樹,成長周期很長的楊梅,今年已經有個別成熟,到明年,則可大規模采摘。
    這個擁有自己島嶼的寫作者和商人,悠然自得而又孜孜不倦地為這個世界供應觀念,同時告誡年輕人:不要著急,不要焦慮。
    這個人,簡直擁有一個寫作者所渴望擁有的全部優點:富有、英俊、樂觀、謙遜、才華橫溢、朋友眾多。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