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
登入
|
FaceBook登入
會員中心
|
退出
推薦
|
最新
|
熱門
|
收藏本站
首頁
偶遇佳句
名人名句
熱門名人
名人名言
經典語錄
書籍名句
電影台詞
小說摘抄
散文美句
動漫語錄
古文名句
詩詞歌賦
英語名言
電視劇台詞
原創句子
熱門句子
最新句子
推薦句子
精選專輯
精選專輯
最新專輯
美圖美句
美圖美句
手寫美句
經典對白
會員中心
手機版
首頁
原創句子
《世界之鏡的句子》
《世界之鏡的句子[103]》
上一辑:
bnnuumg的句子[88]
喜歡(
0
)
收藏(
0
)
下一辑:
mongdunb的句子[103]
我有時候想,人活一世,只有二件事情,一件是複仇,一件是報恩。(八八,二一六)
——
《世界之鏡的句子》
喜歡(
40
)
評論(0)
收藏(
9
)
人的感覺和感情,往往是一種結果,而非事情的原因或本源。如果凡事總根據感覺和感情來決策,就是所謂感情用事,其實質乃是根據事情的結果來決策,好比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就事論事,不問其來龍去脈也。由于結果不僅是一種局限,而且並非事情的本因,據此決策難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從而始終陷入當下、結局和被動也。要想把握事情的進程,並掌握主動,就必須認知、找出和把握事情的原因或本源,包括其相應的條件和因素,乃至具體的分寸和限度也。如此這般,就是凡事不再感情用事,而是保持和運用理智也。
——
《世界之鏡的句子》
喜歡(
40
)
評論(0)
收藏(
6
)
敵對和仇恨是相錯的最高情感,戰爭和毀滅是相錯的最高形態。
——
《世界之鏡的句子》
喜歡(
40
)
評論(0)
收藏(
9
)
如果從今天起,真的感到沒有什麼好寫的,沒有什麼好學的,沒有什麼好想的,沒有什麼好干的,真的感到人生從此沒啥事情了,若真是如此,那就好了,像是止于至善了!本來皆有皆無,無所不能,自然而然,完美無缺,你說你還需要寫什麼,學什麼,想什麼,干什麼也?!對于本來,就只需全部認可、相信和享用,不論人我,也不論好歹。因為本來皆有皆無,不僅整體關聯,而且互為條件和因果,是一個都不能少,少一個也都不行的。臨了,若人居然還不相信本來或將信將疑,就好比吃誰的飯,倒砸誰的鍋也!
——
《世界之鏡的句子》
喜歡(
39
)
評論(0)
收藏(
1
)
記憶往往給人以錯覺,以為可以穿越時空,回到過去,但實際早已時過境遷,物是人非。這時你會發現,有的記憶只是你的一廂情願,而從此淡忘是讓它入土為安。
——
《世界之鏡的句子》
喜歡(
38
)
評論(0)
收藏(
1
)
道德和自律如同品味或檔次一樣,非其不能也,是其不想也。如果非其不想也,是其不能也,那實際是窩囊或酸葡萄心理,而不是什麼道德和自律,更不是什麼品味或檔次。
——
《世界之鏡的句子》
喜歡(
38
)
評論(0)
收藏(
9
)
時間上的相對就是同時或同步,時間上的絕對就是始終同時或同步;與之相應,時間上的相錯就是不同時或不同步,時間上的絕錯就是始終不同時或不同步。那麼,空間上的相對或相錯,性能上的相對或相錯,感知上的相對或相錯,方法上的相對或相錯,目標上的相對或相錯,價值上的相對或相錯,乃至絕對或絕錯呢?
——
《世界之鏡的句子》
喜歡(
38
)
評論(0)
收藏(
6
)
本來乃皆有皆無,全知全能,無窮無盡,完美無缺也。因此,你還需要學什麼,還需要想什麼,還需要做什麼,你只需全部徹底的接受和享用本來的一切和始終即可。更准確而言,你只需專一不二,做好你的特定有限唯一即可,這對你也不過是自然而然,而其余特定無限一切,你只需絕對放心,完全接納,坐享其成也。這是怎樣的無所畏懼,這是怎樣的其用無窮,這是怎樣的有容乃大,這是怎樣的心滿意足,這已經是完全得道,同于道者,可謂得一者神也。
實際上,凡是你擔心、煩惱、痛苦或恐懼的,皆是你不願認可和接受的本來部分;或者說,凡是你否認或不想要和不接受的那部分本來,都將以擔心、煩惱、痛苦或恐懼的形式出現,如同在劫難逃也。天下乃神器也和無為而無不為的意思,就是本來不僅無所不有,無所。
——
《世界之鏡的句子》
喜歡(
35
)
評論(0)
收藏(
10
)
修身的最大功能就是無限限,就是根除狂妄。[這也是人最大的涵養]。狂妄就是[貪欲,貪欲就是]無能,無能就是無知,無知就是相對[乃至絕對]小于, [此即人生]痛苦、失敗、[恥辱]和絕望[的根源]。(八九,二八二)
【無限限就是限無限,防止有限者陷于絕對小于的境地;而有限限就是限有限,防止有限者陷于相對小于的境地。防止了絕對小于,並不等于防止了相對小于;而要防止相對小于,首先就必須防止絕對小于。可以說,人的信仰就是絕對的依靠無限、永恒、神靈或整體,而人的狂妄則是要取代無限、永恒、神靈或整體。】
——
《世界之鏡的句子》
喜歡(
35
)
評論(0)
收藏(
6
)
只有看透了榮辱,才可能榮辱不驚;只有看透了貴賤,才可能不亢不卑;只有看透了苦樂,才可能以苦為樂;只有看透了生死,才可能視死如歸。
——
《世界之鏡的句子》
喜歡(
35
)
評論(0)
收藏(
9
)
現在和未來既是關聯和貫通的,也是隔絕和背離的,就看你現在是怎麼看、怎麼想和怎麼做的,包括是為什麼看、為什麼想和為什麼做的。如果本來即反正,那麼萬事萬物既是普遍聯系的,也是普遍隔絕的;既是相互貫通的,也是相互背離的。如同本來和反正的關系。本來者,皆有皆無也,當然是什麼關系都有,也什麼關系都沒有。普遍的關聯和普遍的隔絕,就是普遍的反正關系,如同絕對和絕錯或一一相對和一一相錯的關系也。因此,不僅無古不成今,也無反不成正也。完全有可能,在這有限的一生中,有些人乃至許多人都是你不能或不必再見的,而且是一輩子都不能或不必再見的。徹底明白這一點,幾乎可以大大的省心、死心或松一口也。
——
《世界之鏡的句子》
喜歡(
34
)
評論(0)
收藏(
4
)
其實,貪欲不僅能化身成未來和理想,而且也能隱身于過去和回憶之中,以至于貪欲有了美麗或情感的外衣。當我們不加審視的時候,就如同猜謎一樣:“遠看是燈籠,近看是窟窿”,而謎底則是“破燈籠”也。
——
《世界之鏡的句子》
喜歡(
34
)
評論(0)
收藏(
1
)
沒有能力的想法,就是沒有資本的想法;沒有資本的想法,就是沒有資格的想法;沒有資格的想法,就是沒有條件的想法;沒有條件的想法,就是不現實的想法。對于不現實的想法,你想也是白想,說也是白說,不是空想和空談,就是妄想和笑話,此乃不守本分也。
反之,有能力的想法,就是有資本的想法;有資本的想法,就是有資格的想法;有資格的想法,就是有條件的想法;有條件的想法,就是可實現的想法。對于可實現的想法,你想就不是白想,說就不是白說,而是想到做到,說一不二,言必行,行必果,此乃履行天職也。我們不難發現,空想和空談者往往無能實行和實干,而實行和實干者往往也無暇空想和空談。
故此,我們說,一個人的本分或天職,就在于是其所是和能其所能也;而一個人懂事或成熟。
——
《世界之鏡的句子》
喜歡(
34
)
評論(0)
收藏(
5
)
干大事者要能舉重若輕才行。若是舉重為重,不堪重負,硬是撐著,那就不是這塊料,趁早別干了。
——
《世界之鏡的句子》
喜歡(
33
)
評論(0)
收藏(
4
)
道本無所不通,就意味著天堂無所不在也。
——
《世界之鏡的句子》
喜歡(
33
)
評論(0)
收藏(
9
)
得道的感覺應是快樂、滿足和安甯,因為道就是通,完全得道就是無所不通。如果你感覺不快樂、不滿足、不安甯,怎麼算是得道呢?這就如同中醫上講的,“痛則不通,不通則痛”。故此,快樂當是健康或暢通的標志,而痛苦則是生病或堵塞的體現。所謂痛快,已近乎極樂,也就是完全暢通;而完全暢通,也就完全滿足或永遠安甯了。
——
《世界之鏡的句子》
喜歡(
33
)
評論(0)
收藏(
4
)
“從今天起,做一個放下的人,慫管、隨便,視死如歸。”
(仿海子詩:“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喂馬、劈柴,周游世界。”)
——
《世界之鏡的句子》
喜歡(
33
)
評論(0)
收藏(
9
)
我人曾大言道:只要得法,天下沒有不可實現的。但問題在于,你無能就是你無知,你無知就是你不知其法,你不知其法就是你無能得法,你無能得法也就無法實現。故此,什麼“只要得法,天下沒有不可實現的”這句話,幾乎等于白說或空話也。除非你能得法,而不是只要得法,假設誰不會啊!命運或現實只有因果,沒有如果。
——
《世界之鏡的句子》
喜歡(
33
)
評論(0)
收藏(
1
)
說得通是言語得道也,看得通是眼光得道也,想得通是思想得道也,行得通是行動得道也。反之,說不通是言語背道也,看不通是眼光背道也,想不通是思想背道也,行不通是行動背道也。
——
《世界之鏡的句子》
喜歡(
33
)
評論(0)
收藏(
10
)
所謂公道就是有進有出,得失相當。如果只出不進或只進不出,入不敷出或得不償失,那就不可能持續,不可能周而複始,也就是不公道。天下只有公道才可能永存,也沒有吃虧占便宜的問題。本來皆有皆無,完美無缺;道本無所不通,不得不失。故此,真正的智慧、美德和律法,也一定是公道、公正和公平的。
——
《世界之鏡的句子》
喜歡(
32
)
評論(0)
收藏(
3
)
【妄想和預言】用哲學或宇宙永恒的尺度指導人生,就好比戴著天文望遠鏡或電子顯微鏡走路一樣。抽象或泛泛地論述問題,就等于無限度或不現實的論述問題。因為現實全都是由一個個具體和有限度的人和行為,或一個個具體和有限度的事物和事情構成的。抽象或泛泛而論如果不是意味著到處和始終都是,恐怕就意味著壓根不存在,屬于哄人或嚇人的幻想和妄想也。比如,人工智能將要毀滅或統治人類之論,就要問是哪一個人或那些人設計的人工智能要毀滅或統治人類?從古到今,既有利用各種手段禁錮和愚弄人民的統治者,也有運用各種方法解放和啟蒙人民的領導者。人工智能和原子能一樣,既可以用來造福人類,也可以用來實現獨裁之夢。誰假定專制自私的統治者,一定能戰勝自由博愛的領導者?或者說,運用人工智能。
——
《世界之鏡的句子》
喜歡(
32
)
評論(0)
收藏(
3
)
人最大的可疑就是好像全然知道,而人最大的愚妄就是忘記了自己的無知。自己對自己也可以完全陌生和無知。實際上,本來即本身,所謂本來之間的關系,不就是自己和自己的關系嗎?自己無知和陌生于自己,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之所以不懂,就是因為白天總也見不到黑夜,如同睡著的自己總也見不到醒著的自己。
——
《世界之鏡的句子》
喜歡(
31
)
評論(0)
收藏(
10
)
要告別一個普通人的生活,就也發現了他的美好。凡是生命,總是感人的,盡管生活沉悶辛勞甚至丑惡,可生命畢竟[看起來]只有一次。(八九,六一一)
【滿足就是完善,完善就是無欲,無欲也就不感到可貴了。所謂失去了才知道可貴,是因為失去了才能欠缺,欠缺了才有需求,需求了才有價值,因而也就感到可貴了。聽起來有點反諷,所謂可貴就是欠缺,所謂價值就是需求也。】
——
《世界之鏡的句子》
喜歡(
31
)
評論(0)
收藏(
2
)
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個本性,就是本來也。這世上的絕對,一是本來絕對是本來,二是本來絕對是差異和變化,三是差異和變化絕對是差異和變化,四是差異和變化絕對是每個和全部特定唯一。可以說,凡是本來和本能的,就是自然和自動的。因此,天下最容易的是做自己乃至順應一切,是其所是,能其所能,自然而然也;而天下最難的則是背離自己乃至背離一切,是其所不是,能其所不能,反其道而行之也。實際上,只有本來和本性才是可能和必然的,而非本來和非本性則是不可能和必不然的。
——
《世界之鏡的句子》
喜歡(
31
)
評論(0)
收藏(
2
)
本來不多不少,不得不失,皆有皆無,完美無缺。如果說人不得道,如同是騎驢找驢的話,那麼人活著不開心,就是生在福中不知福。所謂貪心不足,就是愚不可及,不知道本來是不多不少,不得不失,皆有皆無,完美無缺的。而逃避痛苦或追求快樂,也是愚不可及,不知道一切反正,苦樂一體,兩極相通,相反相成也。
——
《世界之鏡的句子》
喜歡(
31
)
評論(0)
收藏(
7
)
與其說自由是一種意願和人權,不如說自由是一種能力和道法。如果無能或不得法,包括缺乏條件,再想也不可能,除非有神賜或運氣也。
——
《世界之鏡的句子》
喜歡(
31
)
評論(0)
收藏(
8
)
每一種生活都是好的,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這樣,才能構成一個完美無缺的生活。或者說,不在本來全通、絕對或整體的關系之中,是無法看到和感受每一種生活都是好的和不可或缺的。反之,一旦完全割裂、隔絕或錯亂了這種本來的關系,那麼,每一種生活都是壞的或殘缺不全的。
——
《世界之鏡的句子》
喜歡(
31
)
評論(0)
收藏(
3
)
睡眠是每天的死亡,死亡是一生的睡眠。或者,睡眠是每天的休息,死亡是一生的休息。從這個角度來看,對于操勞一生的人而言,死亡有什麼好怕的,求之不得呢;而不死倒像失眠了,干熬著,活受罪。
——
《世界之鏡的句子》
喜歡(
31
)
評論(0)
收藏(
1
)
所謂善惡或道德應當這樣定義,真正的善惡或道德應是明智也,無知是不可能有真正的善惡或道德的。如果善惡或道德是基于無知,那就是在羞辱善惡或道德也。你說未知是善還是惡?作惡往往不知道自己在作惡,或不知有惡果也。無知者不論是作惡還是行善都是盲目的。明辨善惡或講求道德,實際是求知或消除無知的過程。知道了好歹才可能趨利避害,或擇其善者而從之。因此,如果欲求就等于明智,人也不會失望或失敗了。換言之,所謂痛苦煩惱憂愁恐懼等等,皆是無知和愚蠢的結果也;而快樂安甯無憂無慮當是明智或智慧的果實也。可以說,不明智就不道德也,而不道德也就不明智也。不知道為什麼的善惡或道德,就是無知的善惡,或愚蠢的道德也。甚至可以說,無知或愚蠢就是萬惡之源也。
——
《世界之鏡的句子》
喜歡(
31
)
評論(0)
收藏(
3
)
本來皆有皆無,大道無所不通,神靈無限自由。因此,一旦真的自覺心神,或心胸無限寬廣和心靈無限自由,理應不僅是什麼心情都有,什麼心情都無,而且是想有什麼心情就有什麼心情,想沒什麼心情就沒什麼心情,這就是所謂出神入化或神情也。如果你的心情是煩惱和擔憂的,或者是懷疑和困惑的,這就反證你沒有自覺心神,沒有真的得道,因而也就不可能絕對的安心、神通或圓滿,也就必定是煩惱和擔憂,包括懷疑和困惑,欠缺和欲求,別扭和絕望等等也。
——
《世界之鏡的句子》
喜歡(
30
)
評論(0)
收藏(
1
)
凡不考慮永恒或終極的價值觀,若有誰瞧不上誰,不過五十步笑百步而已。可以說,絕對或完全的價值觀,必定包括一切和始終的價值,不僅一個價值都不能少,而且一個價值也都不能錯。與之相應,若非全知和全能的方法論,就不要以絕對的化身或名義出現。絕對或完全的方法論,必定包括一切和始終的方法,不僅一個方法都不能少,而且一個方法也都不能錯。進而論之,若我們不知每時或所有相錯之所在,也無法明確每時或所有相對之所在。
——
《世界之鏡的句子》
喜歡(
30
)
評論(0)
收藏(
8
)
且不論具體數量或分寸限度的對錯與否,真假與否,凡是沒有具體數量或分寸限度的言論,不僅是靠不住的言論,而且是人為籠統、忽悠或爭論的根源。本來的一切,最終就是特定的一切;而特定的一切,就是特定具體數量或特定分寸限度的一切。一旦特定具體到特定唯一乃至特定一切或一一相對,已經是分毫不差,本來即本身,也即不二、明確和絕對是也。
——
《世界之鏡的句子》
喜歡(
29
)
評論(0)
收藏(
4
)
越是高級的生物,所能感受的宇宙萬物也就越多,也越是具有同情心,反之則感受越少或越無情也。而完全的心靈、空靈或神靈,當是能感應所有和一切也。不僅如此,越是浩瀚、無限和不可分割的存在,人類就越是共同擁有。空氣是共有或共產的,太陽是共有或共產的,銀河是共有或共產的,宇宙是共有或共產的。在宇宙和永恒的尺度下,人類所能私有或獨占的,都是些非常有限、稀少和能夠分割的東西;而所謂的共有或共產,不過是局限的人類無法私有、分割或獨占而已。
——
《世界之鏡的句子》
喜歡(
29
)
評論(0)
收藏(
7
)
預言、預見或預感,根據的是先驗、超驗或靈驗。沒有先驗、超驗或靈驗,也就不會有預言、預見或預感。對于本來而言,不僅皆有皆無,而且始終皆有皆無也。因而,過去將一再過去,未來將一再到來,現在也始終存在。只是對于有限、短暫和局部者而言,才有經驗、實驗或未驗和先驗、超驗或靈驗之別。如果在無限、永恒和全然的眼光看來,本來則是全驗、永驗或神驗的。故此,真正看透一切者,必定感到本來不過是個玩笑;而所謂的神話傳說,其實都是眾神的笑話。
——
《世界之鏡的句子》
喜歡(
28
)
評論(0)
收藏(
10
)
本來皆有皆無,完美無缺,所謂欠缺或差錯只是我們的無知和局限所致,或是我們的偏好和偏見所致也。
——
《世界之鏡的句子》
喜歡(
28
)
評論(0)
收藏(
1
)
入道和背道,是非此即彼的,而不是彼此彼此的。你不入道,則必定開始背道也,如同你不專心,則必定開始分心也。
——
《世界之鏡的句子》
喜歡(
27
)
評論(0)
收藏(
1
)
把自己看做是最壞的,似乎還帶有一種隱藏的優越感,即難免有企圖從反面勝過一切人的嫌疑。盡管這種境界似乎比自己最好或世上都是別人比自己壞更高一點,但這種態度和觀點,依然沒有認同眾生和萬物平等的理念,或依然沒有看透人我、敵對和一切也。說到底,一切平等的根本在于:本來相通、萬物一體、皆諸神的角色或一切都是相互轉化的。(2013筆記)
——
《世界之鏡的句子》
喜歡(
27
)
評論(0)
收藏(
9
)
沒有貪欲也就沒有狂妄,而偉大理想或雄心壯志可能是人帶著面具的最大貪欲。若問雄心壯志和貪得無厭的根本區別,就在于有無相應的雄才大略和時運條件。
——
《世界之鏡的句子》
喜歡(
27
)
評論(0)
收藏(
1
)
許多事情和問題如果不能在當時化解,那麼只有靠時間來沖淡,靠遺忘來解決。不僅天下乃神器也,時間也是我們的神器。所以,遇事我們也不必太著急。性子越急或心眼越小,事情或問題也就越多。只盯著事情,就等于局限于事情;只盯著問題,就等于被困于問題。
對于曆史的長河乃至廣柔的宇宙來說,有的是時間,有的是地方,有的是一物降一物,一切都不是事兒,也不成問題。只是我們人生短暫,心量和眼界有限,才顯得許多事情是個事兒或成了問題。據經驗觀察,性子急的人往往是幼時沒有得到及時和足夠的奶喝,因而打下了急躁或焦慮的烙印。這奶就象征著關愛和安全。
可以說,性子急或心眼小,才是真正的事兒或真正的問題所在。如果你有無盡的耐性和胸懷,就會發現本來皆有皆無,本來就。
——
《世界之鏡的句子》
喜歡(
26
)
評論(0)
收藏(
9
)
要放棄什麼都可能的幻想。若要什麼都可能,除非你有無限的能力。但事實上,我們不僅現在而且終生是有限的。因此,不僅現在而且終生都有不可能的事情。明白什麼不可能,才算真正懂得或體會了人生。一個人成熟與否,大概也在于他能否分清可能與不可能。(八九,四七零)
——
《世界之鏡的句子》
喜歡(
25
)
評論(0)
收藏(
9
)
看不到反面,就看不透人和事物。好是好,也非好;壞是壞,也非壞。只有看透了,才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為喜是喜,也非喜;悲是悲,也非悲,因而有什麼可喜或可悲的?所謂曾經滄海難為水,就是看透了。本來是差異和變化的,天命是反正和反複的,只有看不透才會感到悲歡離合,而看透了就會視死如歸。
——
《世界之鏡的句子》
喜歡(
25
)
評論(0)
收藏(
1
)
輕視不是因為看而是因為輕,尊重也不是因為尊而是因為重。由此來看,不自量力和自以為是,都是不服或不懂這個道理。
——
《世界之鏡的句子》
喜歡(
25
)
評論(0)
收藏(
3
)
有一種心理,盡想好事,不想付出,不想承擔責任,或者想少點付出,少點責任,結果就得被迫為此付出擔憂和煩惱,空歡喜都算最好的結局了。這種心理,在幼兒還算天真,在少年還算幻想,若在成人就是貪癡也。凡事皆有代價,本來不多不少,一分一毫都不差,更不用說自由和理想了,其代價甚至是要命的。可以說,什麼本來就是什麼必然,什麼必然就是什麼代價,什麼代價就是什麼責任。你的想法、選擇和行為,是無法逃脫相應的本來和代價的,也是無法逃脫相應的必然和責任的。對此,人若缺乏認識和擔當,不是成為空想或空談者,最後一事無成,變成笑話,就是淪為被命運追捕的逃犯,陷入憂懼或煩惱之中,不得安心和安生也。
——
《世界之鏡的句子》
喜歡(
24
)
評論(0)
收藏(
9
)
煩惱、憤怒、擔心、貪欲、痛苦或恐懼之類,的確是因為無能。而所謂無能,就是無知或愚蠢。因此,與其說煩惱、憤怒、擔心、貪欲、痛苦或恐懼之類是因為無能,不如說是因為無知或愚蠢。不僅如此,人越是局限,則越是無知或愚蠢,如鼠目寸光也。由此來看,一個無所畏懼、一往無前、鎮定自若或大慈大悲的人,一定是看透一切、心靈無限、胸懷世界或大徹大悟者。
——
《世界之鏡的句子》
喜歡(
24
)
評論(0)
收藏(
3
)
說女人是男人的鏡子,何嘗男人不是男人的鏡子呢。在每一個他人前,你都能照見你自己。你自己是什麼人,別人的態度就告訴了你。還不明白嗎?【盡管有“人不可相貌,海水不可斗量”的說法,也不能否認外界他人是你在各種境遇中的鏡子或對照。】你看不見是因為你自己擋住了你,也就是你在忙著孤芳自賞或自悲自憐。(八九,五八六)
——
《世界之鏡的句子》
喜歡(
23
)
評論(0)
收藏(
10
)
人只有心胸無限寬廣,心靈無限自由,才有可能裝下或感應整個本來,宇宙萬物。這已經是自覺心神也。可以說,在無限、整體或永恒的眼里,也就是在神靈眼里,本來不僅是每個皆有皆無,一切皆有皆無,自由皆有皆無,永遠皆有皆無的,而且是每個再現再失,一切再現再失,自由再現再失,永遠再現再失的。換而言之,本來也可呈現或表述為自生自滅,方生方死,不生不滅,永生永死也。甚至可以說,沒有永生就沒有不斷的生,沒有永死就沒有不斷的死。再說,本來者,皆有皆無或全差異變化也,你說祂會有多少種可能的表現或表述?
——
《世界之鏡的句子》
喜歡(
22
)
評論(0)
收藏(
4
)
互聯網的大道就是自由、開放和分享也。這與社會進步發展的方向是一致的,也是與改革開放的方向是一致的。由此可見,對互聯網若抱反自由、反開放和反分享的觀念措施,就是在扮演反動者,就是與時代背道而馳。試想,若以這種態度經營互聯網上的項目,包括以這種態度對待社會,可能繁榮興旺和長盛不衰嗎?除非是做夢。(忠言逆耳)
——
《世界之鏡的句子》
喜歡(
22
)
評論(0)
收藏(
9
)
如果人能意識到自己的全部無知,恐怕就不敢妄下斷語了。換言之,人在無知中的全知和絕對,恐怕就是無限的好奇心或求知欲了。或者說,人若能自覺全部的無知或未知,就近乎全知和絕對了。與之相近的,大概就是喬布斯曾期許的境界:“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
《世界之鏡的句子》
喜歡(
22
)
評論(0)
收藏(
7
)
如果說道就是通,那麼通又是什麼?所謂通就是能或能行,而不能或不能行也就不通也。所以,你是否得道的問題,就是你能否得道的問題。若是無能,就是無知;若是無知,就是無道;若是無道,就是不通;若是不通,何以稱道也。
——
《世界之鏡的句子》
喜歡(
22
)
評論(0)
收藏(
9
)
對于個人而言,誰敢保持和信任無限的無知,誰敢保持和不怕無限的無能,誰敢保持和享用無限的無為?這可是天大的智慧、天大的膽量和天大的能耐也。
——
《世界之鏡的句子》
喜歡(
22
)
評論(0)
收藏(
9
)
1
2
3
誰喜歡這個专辑
隨機標簽
英語
女王
中華文化
香山
曾子名言
三行詩
了解
小耳朵
佛法
孤獨與酒
期待
理智
愛情,詩
王守仁
煽情
言志
One
等待
關于愛
眼睛
網站
關於我們
使用協議
使用幫助
線上聯繫
頻道
名人名言
原創句子
精選專輯
美圖美句
尋找知音
總有觸動你的句子
版本
名句子手機版
名句子IOS版
名句子Android版
連結
無限動漫
無限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