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例外》[6句]
毛尖最美好的記憶都和電影有關
九年之後,毛尖第二本影評合集
令人眼前一亮的比喻
皮里陽秋的機鋒
爛片當道的時代
我們更需要毛尖的文字
毛尖以《非常罪非常美》定義了影評作為一種文體之後,轉而尋求突破,她在報紙專欄上用文化批評的方式寫電影,在文學雜志上用隨筆雜感的方式寫電影,在評論刊物上用半論文的方式寫電影。《例外》便是她突圍後的集合,亦是她的第二本影評專輯。
在這個全民影評家的時代,一個專業影評人,除了表明更能罵以外,還有什麼呢?為了這個尋找這個“還有什麼”,毛尖有意改變了寫作風格。常常會有讀者跟她提意見,說現在文章沒以前的好看,中心思想是,從前比較腐朽,如今比較健康。這種“健康”,是好還是不好,讀者看完文章自有說法。不過,如果沒有了毛尖的文字,我們總會覺得少了點什麼吧。尤其是這個爛片當道的年代,我們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需要毛尖的文字。
上辑:
《亂來》[4句]
下辑:
《慢慢微笑》[5句]
- 她非常矛盾地生活著,一邊因為與世隔斷而痛苦,一邊又怕世界打擾她。而且,與生俱來的驕傲和自卑感,這個時候更是變本加厲,她屹立在美的巔峰,同時覺得“智力低下”。來自各路名流的邀請,她看也不看就拒絕。 0 0 0
- 梅塞德斯自己曾經誇口她能把任何女人從任何男人那里帶走,所以,一旦聽說“嘉寶不是同性戀,但可能成為同性戀”的傳聞時,她的第一反應是興奮,這說明其他人都敗走G城。 0 0 0
- 就我個人來講,我還不能馬上習慣面值過大的情感貨幣,不習慣看不見的道德中轉,我的情感記憶還留著前現代的胎記,我希望,當劇情提示諾拉心碎的時候,我希望她像張曼玉那樣真的有心碎的面容:她想笑一下,終于不支;當她幸福的時候,我也希望她的愛情不是蒼白的頓悟或華麗的水到渠成,我希望她的希望中有痛苦,像小津說的,能忍受痛苦的人是好人,才配吃上像樣的飯菜。 0 0 0
- 如果你能停止問這問那,我會更喜歡。對所有想知道一切的人,我會像蚌蛤一樣緊緊閉住。給你的,才是你的。 0 0 0
- 好在,這是《四季的故事》。侯麥拍這個故事的時候已經七十二歲,七十二歲他顯然前所未有的自由,在《冬天的故事》的最後時刻,他讓他的男女主人公在公車上相遇,而且男的沒娶,女的沒嫁,這是童話嗎?侯麥的高明在于,菲莉絲和查理的相遇不會讓你感覺是肥皂劇,聖誕節,這也是日常生活。事實上,結局根本不是侯麥關心的,他的影迷也從來不談論侯麥的結局,讓所有的人在念茲念茲的,唯有在影片人物中間轉來轉去的那些話。 0 0 0
- 柄谷行人在論述現代文學的起源時,首先講到了“風景之發現”,“文言一致也好,風景的發現也好,其實正是過敏的確立過程”,但令人感到遺憾的是,小津電影中的“風景”,沒等他死,就基本消失了,而且,後代導演的表現能力也喪失了。舉我們自己的例子,在大陸電影中,賈樟柯一直被認為頗有小津之風,不過我們看他的《世界》,就會感到追尋“小津之風”的困難。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