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辑:
《别想摆脱书》[12句]
下辑:
《半相亲》[12句]
- 在别人眼里自己看起来是什么样子,其实一点都不重要,因为终究是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决定了自己可以感受到多少爱。如果感受爱的能力没有建立起来,对方给出多少,意义都不大。 0 0 0
- 你处于怎样的状态,你就会吸引与之相匹配的事物来到你身边。 0 0 0
- 如果你的伴侣心性不够成熟,很多事情都不能符合你的期待,你最不应该做的就是责备对方,因为改变是需要力量的。责备除了会让对方觉得愤怒和愧疚以外就是深深的无力感,无力感一旦出现,自我改变的力量就会完全丧失掉了。 0 0 0
- 一个人如果觉得自己不够好,当他和一个足够好的人在·一起是就会担心被抛弃。 0 0 0
- 当一个人觉得自己不够好时,配得感就会很低,会觉得这样的自己不配拥有更好的,更幸福的生活。这也是为什么即便到现在所有人都觉得她很优秀了,苏卉依然无法从婚姻的困局中真正突破的原因。她不相信自己能过上更自己的生活。所以,连寻找出路的力量都没有。 0 0 0
- 当你可以开始真正观察自己,了解自己的时候,你才有可能从过去的模式中解脱出来,因为那些会控制我们的东西,都是我们不了解的东西。 0 0 0
- 最后,你发现无论是创造,享受,体验,放下,拿起,离开......通通都是可以的,你才是一切的源头。 0 0 0
- 任何时候,一旦强迫自己或他人只能做那些”好的“选择,那么这个”好习惯“”好品格“就会变成一种牢笼。因为如果只能做一种选择,那就意味着没有选择,没有选择就没有自由,没有自由就意味着所有的现有选择都是建立在自我压抑、自我牺牲上的。 0 0 0
- 当我们把所有的行动力全押注在未来时,就无法专注当下,无法享受做这件事本身的快乐。过程就变成煎熬,如果回报兑现没有如期发生,比如练了几次之后体重依然如故时,所谓未来的回报越来越难以支撑此刻的痛苦,放弃是早晚的事。 0 0 0
- 只要你认为这是个”错误“,那么你必然需要找到一个对象来承担这个错误。要么就是对內攻击,要么就对外攻击。 0 0 0
- 成长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去发现我们的养育者和社会文化植入给我们的信念体系是什么,学习不被这些信念体系所奴役,敏锐地分辨出什么是别人告诉你的,什么事你被要求的,什么是自己內心真正渴望的,并找回力量活出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0 0 0
- 当我们说放下和宽恕时,其实就是学习从过去固有的某种负面感受的历史印迹中摆脱出来。因为与其说你是原谅那个事件中的对方,不如说是原谅那个事件中的自己。 0 0 0
- 如何让你做的事情更热情?其实很简单,就是不为那个结果而做,而是在做的当下,就让自己非常享受。 0 0 0
- 弄丢自己的人都有一个共性的特质,因为不确定自己是谁,所以总在通过别人的眼光来做自我确认。每一份对自己的怀疑,都是內在自我的一种分裂和消耗,都会较大地降低我们的力量感。 0 0 0
- 社会人格是我们的养育者的价值观,以及成长过程中的社会文化中的价值观渗透进个体所构成的信念体系。 0 0 0
- 无论你感受到被爱还是不被爱,其实选择权一直都在你身上。 0 0 0
- 尼采说,当你不再感到自我羞愧,你就得到了真正的自由。 0 0 0
- 你的人格是你基于过去成长的环境选择的某种反应策略,那是在某种特定环境下我们选择的生存模式,但因为它跟着你的时间太久,跟你太熟悉,这种模式会越来越固话,已经变成你观察世界或观察自己的背景。 0 0 0
- 生活很多人会说,”我的性格就这样,改不了,没办法,我就是这脾气。“有这种想法的人內心有连个核心的限制性自我认知:第一,他们认为他们的性格和脾气是一种永恒不变的固定事实;第二,他们认为”性格“或”脾气“比”我“更大。 0 0 0
- 而苏卉现在的先生,因为真的很普通,所以和她內在隐藏的自我价值评估系统吻合了--“不够好的我配这样的男人才是安全的。” 0 0 0
- 找别人要一样他们根本给不出的东西,只能徒增彼此的痛苦。 0 0 0
- 其实没有任何人可以剥夺你选择的自由,当我们感到自己会被别人逼迫或者限制,只有一个原因--自己不敢拿出力量去行使自由选择的权力,或者说,把为自己生命做决定的权利送给了别人。 0 0 0
- 能量状态取决于在做这个事情过程中是基于享受还是责任,做事情人的动机不同,身边人的感受也会完全不同。 0 0 0
- 我们身边所有的人和我们的互动方式,都是我们自己教会对方的。 0 0 0
- 当对方感受到被评判的时候,改变的力量就丧失了。 0 0 0
- 一方面有着出于本能的需要,一方面这种需要被大人灌输的价值观强烈压制。这就是为什么这个时代纠结的人那么多,因为內在永远有两股力量在争战。 0 0 0
- 其实很多人都是这样的,他们既想做自己,又不敢全然地做自己,因为当你做自己的时候你就要为自己的一切来负责。 0 0 0
- 如果这个故事的其他当事人也有机会坐在这里,那么他们会讲出一个完全不同版本的故事。 0 0 0
- 那些我们对别人评判的真相,事实上都是我们对自己的评判,区别只是你自己是否意识到、是否承认。如果你可以真正接纳对方是自由的,是可以这样的,就会发现所有的评判都只不过是头脑的把式,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所积留下来的信念系统的一种对外反射,都是极其个人化的。 0 0 0
- 我们对其他人身上那些评判的部分,是因为在內心深处有渴望,因为对方活出了自己一直渴望却不敢活出来的部分。 0 0 0
- 当你內在的力量不够稳定的时候,会期望你的环境足够稳定。 0 0 0
- 我们并不需要大刀阔斧地调整生活来让自己觉得拥有了一个较好的人生。快乐,是你面前一而再、再而出现的三出现的选择。从现在开始,把你希望享受的开心活动放在待办清单的最前面,将自己的快乐视为优先事项。 0 0 0
- 无论棘鱼是生活在浴缸还是海洋里,它也从来没有真正自由过,因为它被困在自己的本能中,永远不可能做本能之外的事。 0 0 0
- 整个人类群体利用愧疚来控制别人,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模式。 0 0 0
- 事实上有没有那个人都会是这样,因为你就是这样的,不是那个人也会是别人,只要你还是这样的你,情况就不会有多少改变。 0 0 0
- 拥有自由就可以拥有力量接受他人的任何选择。而自己也可以根据自己真正想要的来决定是拒绝还是接受,并为此负责。 0 0 0
- 当你活成别人期待的自己时,所有的成就都是交换和损耗,你做事情都是为了别人而做,为了得到你想从别人身上得到的东西。 0 0 0
- 毕竟我们自己才是那个塑造自己命运的人,当我们敢于深入地自我探索,面对自己,看懂自己,我们才可以获得真正的自己,你做的选择才是你真正的选择,而不是命运的车轮在推动下你的自动反应。这时你的人生才真正开始。 0 0 0
- 道家有句话,叫作”修行人的命是算不准的。“ 0 0 0
- 真正的创造始终是在自己高能量和好感受的基础之上。否则你得到的所有东西,都会以丧失掉另外更宝贵的东西作为补偿。 0 0 0
- 如果你的伴侣心性不够成熟,很多事情都不能符合你的期待,你最不应该做的就是责备对方,因为改变是需要力量的。责备除了会让对方觉得愤怒和愧疚以外就是深深的无力感,无力感一旦出现,自我改变的力量就会完全丧失掉了。 支持对方最好的方式就是缺什么补什么,对方的自我价值感低、自信不足就多欣赏、肯定、感激;对方缺乏安全感就多表达”我有多需要你“”你对我有多么的重要“,对方缺乏力量和勇气就多给对方一点空间和耐心,鼓励和看到。 0 0 0
- 当狱卒需要一天24个小时守着囚犯时,其实已经没有了真正的狱卒了,因为他已经变成了自己囚犯的囚犯。你的囚犯一天得不到自由,你也同样无法自由。 0 0 0
- 每个会吸引我们的人,身上都有一些可以填补我们內心空洞的特质,要么是我们压抑的,不敢做出来的,要么是我们对自己有评判,希望对方来补充的。 0 0 0
- 只有觉得自己来得来不易,拥有的很少,所以才特别紧张的地担心是不是被别人分去的太多。 0 0 0
- 艾克哈特说,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于对当下的批判。当我们力量不够时,就会希望”意外“不要发生,因为没有足够的力量来面对,所以就会变成对当下的事情的抗拒,认为那”不应该发生“,那么自然就会觉得这是个错误。 0 0 0
- 批判别人和批判自己,本质上没有区别。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