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辑:
《九萬字》[13句]
- 我想在我的生涯里,電影如果是一場夢,肥皂劇則是上班地鐵里的早餐。走出電影院看到滿眼陽光,于是幻滅;但滿心厭棄鑽被窩的時候,想到硬盤里有幾個劇集等著,那簡直不是安慰,而是寬慰。 0 0 0
- 當一個人可以獨立獲取他得所有的知識資源,能夠架構這個資源,同時又能夠完整表達自己的時候,人才能成為人。如是說來,80後90後是中國第一批可以被稱之為人的人——這是艾未未的看法。有人認為90後乃至是80後是“沒有曆史的一代”,艾未未則說“我們都不需要有曆史,我們都可以離開曆史往前走——但實際上每個人都會像一個掉在地上的湯圓一樣,沒有人可以摘得掉曆史的塵埃。” 0 0 0
- “我們處于一個嶄新的時代。互聯網給了我們一個很強的調度空間,盡管是在一個很強的封鎖之下。”艾未未的看法是:“今天,如果我們還感到絕望的話,那就太不應該了”。 0 0 0
- 劉小東說:“我們都曾經是雇農、貧農、富農、地主,我們都曾經是無產階級,工人階級,工農子弟兵。今天,我們向前大步走,我們將全部變成有產階級,至少我們擁有水泥和磚頭。”——當然,他不會對廣場上跟他打招呼的鄉親說這些,這樣的話要留給其他人。劉小東和他得伙伴們迎著舞台走過去,漸漸地,他們的身影成為了人群的一部分,在明亮的燈光下暗暗烘托著舞台,就像是包圍著月亮的夜空。 0 0 0
- 當一天中最大的享受是上床——然後打開電腦,盯著它,我早已明白最幸福的歸宿是接受而不是追問。如太史公舊時指過飛將軍佝僂的背影,如昔日玉女臉上的折子與風塵,在人生與電視里找尋完美的結局永遠是不能,最起碼我還能關上燈,帶好耳機,沉浸至虛擬和真實的歲月,那不停不停流逝的光影之末,尚留給我花火與油鹽。 0 0 0
- 一個好戀愛的唯一標准是:不給人留下心理陰影。陽光燦爛,正好逼視自己的欲望,也逼視他人的欲望,當長安街上廢紙一樣的玉蘭花漸次開放,散發出暖烘烘的香氣,春天里的戀人們不必眯起眼睛。逃學,翹班,去草地上牽手走動,或者接吻,交換口水,不管不顧,無法無天。就像青春的光忽然借尸還魂,回光返照,照耀以後許許多多年月,在春天里。 0 0 0
- 目前最重要的是是要建立新的文化和新的思維方式。我們很善于摧毀傳統但很不善于在廢墟上破舊立新。我們還習慣于孤立地看待自己。將西方的傳統和全世界的文化看作自己的東西,意味著找到所有文化中根本相通的,最本質的東西。將人看做人,將中國人也看做人,就是這麼簡單。 0 0 0
- 現在寫艾未未,有一點像參與一場造神運動,然而我以為如何激烈也不為過。這些天的一天,如每一天,帶著速朽的氣息飛快劃過,太多的人憑空消失,並不需要太久他們身邊的人便會麻木,比麻木更可怕的是我們相信自己做什麼都沒有用,然後,我們便心安理得地什麼都不做。 0 0 0
- 我所有野蠻邪惡的本質呈現于此,沸騰于此,那是不死的夢想,直至我跟這個世界的爭辯被這樣的意淫終結:生為無性別的孤兒,死于青春,寫本關于荒山的書。 0 0 0
- 沉浸至虛擬或真實的歲月,那不停不停流逝的光影之末,尚留給我花火于油鹽。 0 0 0
- 隔海看去,只覺那城市永遠風華正茂,熱鬧非凡;一切的一切似乎注定成為塵埃,無論是張藝謀,還是非典。西華門外的灌木拔了又栽,老城牆一再翻新,月光仍照著護城河,逝水東去,唱的還是那一首老歌:”明朝塵世,記取休向人說”。 0 0 0
- 可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與托爾斯泰早已告誡我們:是,你不幸;是,你貧窮,但你也不能卑鄙。同樣,不幸和貧窮也不該成為撒嬌與抱怨的借口。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