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辑:
《城門開》[28句]
下辑:
《波蘭來客》[4句]
- 許多種語言 在這世界上飛行 碰撞,產生了火星 有時是仇恨 有時是愛情 理性的大廈 在無聲地陷落 竹篾般單薄的思想 編成的籃子 盛滿盲目的毒蘑 那些岩畫上的走獸 踏著花朵馳去 一棵蒲公英秘密地 生長在某個角落 風帶走了它的種子 許多種語言 在這世界上飛行 語言的產生 並不能增加或減輕 人類沉默的痛苦 0 0 0
- 掛在鹿角上的鍾停了 生活是一次機會 僅僅一次 誰校對時間 誰就會突然老去 0 0 0
- 自然本身說到底就是沉默的,喧囂和噪音最後還得歸于沉默;喧囂打擾了事物的本質,而沉默使人回歸進自己。 0 0 0
- 這不是告別 因為我們並沒有相見 盡管影子和影子 曽在路上疊在一起 像一個孤零零的逃犯 明天,不 明天不在夜的那邊 誰期待,誰就是罪人 而夜里發生的故事 就讓它在夜里結束吧 0 0 0
- 走吧 我們沒有失去記憶 我們去尋找生命的湖 走吧 路啊路 飄滿紅罌粟 0 0 0
- 兩年前,在以革命和詩歌為專題的討論會上,一位著名的黑人詩人在演講中,盼望著革命大火為詩歌帶來一個嶄新的世界。艾略特冷冷地反駁說,革命大火只能燒死詩人,是摧毀良心,制造血腥的悲劇。 0 0 0
- 語言的產生 並不能增加或減輕 人類沉默的痛苦 0 0 0
- 紐約出租車全都報給第三世界特別是來自戰亂貧困地區的弟兄們,他們開得像打仗應在情理中。科索沃戰爭期間,那天讓我趕上的司機是剛從前線下來的塞爾維亞人。只見他貓著腰,急速轉動方向盤,躲來閃去,顯然在避開炮火。那是戰爭經驗的延續。他兩眼發指,臉上既焦慮又得意,准是有種深入敵後的感覺——直插美帝國主義心髒。 0 0 0
- 強調詩歌與政治的密切聯系,是馬丁國王的基本國策。作為一個荷蘭人,這無疑是對的:從西方人道主義出發,關懷人的聲音,與禁錮這聲音的勢力作斗爭。可惜並沒有所謂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問題是在被營救者看來,真正的反抗也許恰恰是讓詩歌疏離正直,疏離國家話語,從而擺脫曆史的惡性循環。這種東西方的錯位有時候是一種默契,有時候又是個殘酷的玩笑,曾令雙方都很尷尬。 0 0 0
- 人在的時候,總以為有機會,其實人生就是減法,見一面就少一面。 0 0 0
- 熊先生不僅是雕塑家,也是詩人、書法家、學者、哲學家。他為人謙和,不計功利。可以說,他是中國傳統文人和西方自由知識分子在最好意義上的結合,是自五四以來留下的為數不多的通才之一。所為通才,不僅指學問上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對曆史人生的徹悟和關懷。與通才相對應的是專才,這就是充斥今日的那些所謂專家們。他們專業越分越細,路越走越窄,所掌握的知識純粹用來混飯的。再看看當今統治世界的技術官僚們,正是這種專才在權力層面的延伸,從上到下,幾乎個個懂行能干,但就是沒有靈魂。 0 0 0
- 那天見著紐約的月亮,也嚇我一跳。它出奇不意地卡在兩棟高樓之間,其大其亮,怎麼琢磨怎麼不對。如果讓紐約的孩子畫月亮,多半不圓,被水泥玻璃切削得迤邐歪斜。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