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33句]
    卡爾維諾

    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在馬爾堡市郊外,從陡壁懸崖上探出身軀,不怕寒風,不怕眩暈,望著黑沉沉的下面。在線條交織的網中,在線條交叉的網中,在月光照耀的落葉上,在空墓穴的周圍,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卡爾維諾代表作。他用小說搭起迷宮,與讀者你一起做文字和思想的游戲,正如情欲開放了男人和女人的時空,閱讀,也讓讀者、作者和作品碎成萬花筒里的玻璃,自由變幻著世界。繁華鏡像之間,你是否看見了卡爾維諾的狡黠?
    《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由框架故事和嵌入小說兩部分組成。框架故事以男性讀者“你”作主角,“你”是整本書的“隱設讀者”,也是實際在進行閱讀的讀者。話說,你興致勃勃地買來卡爾維諾的新小說《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正看到入迷之處,沒想卻因書頁裝訂錯誤而被迫中斷閱讀。你迫不及待地去尋找下文,不料拿回來卻是另一部小說,讀到高潮迭起之際,書又戛然而止……如此這般的陰錯陽差一再發生,你鍥而不舍地追索其下文,一部接一部地找來讀,前後總共閱讀了十部互異其趣的小說之開頭,這些“嵌入的小說”的標題正好串成一個句子:(1)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2)在馬爾泊克鎮外,(3)從陡坡斜倚下來,(4)不怕風吹或暈眩,(5)在逐漸累聚的陰影中往下望,(6)在一片纏繞交錯的線路網中,(7)在一片穿織交錯的線路網中,(8)月光映照的銀杏葉地毯,(9)環繞一空墓,(10)什麼故事在那頭等待結束?
    0 0
此專輯的句子
  • 卡爾維諾

    0

    伊塔洛·卡爾維諾,1923年10月15日生于古巴的Santiago de las Vegas,1985年9月19日在意大利的Siena去世。意大利新聞工作者,短篇小說家,作家,他的奇特和充滿想象的寓言作品使他成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意大利小說家之一。
    伊塔洛·卡爾維諾(意大利小說家)于1923年10月15日生于古巴哈瓦那附近聖地亞哥的一個名叫拉斯維加斯的小鎮。父親原是意大利聖萊莫人,後定居古巴,是個出色的園藝師;母親是撒丁島人,植物學家,為了使出生在異國他鄉的兒子不忘故土,母親特意給兒子取名為伊泰洛(“意大利”的意思),以寄托他們對故鄉的懷念。 1925年卡爾維諾剛滿2歲,全家就遷回到父親的故鄉聖萊莫。他們住的那幢別墅既是栽培花卉的試驗站,又是熱帶植物的研究中心,因此,卡爾維諾自幼就與大自然結下了不解之緣,他不僅從父母親那里學到很多自然科學知識,熟知名目繁多的奇花異草以及樹林里各種動物的習性,還經常隨父親去打獵垂釣。這種與眾不同的童年生活,給卡爾維諾後來的文學創作打上了深刻的烙印,使他的作品始終富有寓言式童話般的色彩而別具一格。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