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們同情從未見過陽光的盲人,同情從未聆聽到大自然和諧之音的聾子,也同情從來未能表達心聲的啞巴;而你們卻在廉恥的虛假借口下,不肯同情令不幸的女人發瘋的這種心竅的盲、靈魂的聾和意識的啞,須知正是由于這些障礙,她們才處于無奈之中,看不到善,聽不到上帝的聲音,也講不出愛與信仰的純潔話語。
    0 0 0 1 拷貝 二維碼 《茶花女》
《茶花女》[130句]
  • 小仲馬

    0

    小仲馬,全名為亞曆山大·仲馬(Alexandre Dumas),(1824-1895)是法國小說家、劇作家,作家大仲馬的私生子。1824年小仲馬生于法國巴黎,其母是一位女裁縫,名為Marie-Catherine Labay。大仲馬成名後,混跡于上流社會,完全拋棄他們母子,直到小仲馬七歲才相認。1847年Marie病逝于巴黎,小仲馬悲痛萬分,將這段故事寫成小說《茶花女》,使他一舉成名。1875年2月21日小仲馬以二十二票的多數被選入法蘭西學院。1895年11月27日逝世。
    《茶花女》是小仲馬的第一部揚名文壇的力作,小說所表達的人道主義思想,體現出人間的真情,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寬容與尊重,體現了人性的愛,這種思想感情引起人們的共鳴,並且受到普遍的歡迎。小仲馬其它有名的戲劇作品包括《半上流社會》(1855)、《金錢問題》(1857)、《私生子》(1858)、《放蕩的父親》(1859)、《克洛德的妻子》(1873)、《福朗西雍》(1887)等。
    小仲馬的劇作是法國戲劇由浪漫主義向現實主義過渡時期的產物,話劇《茶花女》也被視為法國現實主義戲劇開端的標志。他的劇作不以情節的曲折離奇取勝,而以真切自然的情理感人,結構謹嚴,語言流暢,富有抒情意味。1897年,翻譯家林紓翻釋《茶花女》,當時譯名為《巴黎茶花女遺事》。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