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也許看清了是什麼使她完全抬不起頭來——是她心里以為人世間老在關心她的境遇——這種想法完全是建立在幻覺之上的。除了她自己而外,沒有人關心她的存在、遭遇、感情以及複雜的感覺。對苔絲身邊所有的人來說,他們只是偶爾想起她來。即使是她的朋友,他們也只不過經常想到她而已。如果她不分日夜地離群索後,折磨自己,對他們來說也不過如此——“唉,她這是自尋煩惱。”如果她努力快樂起來,打消一切憂慮,從陽光、鮮花和嬰兒中獲取快樂,他們就又會這樣來看待她了——“唉,她真能夠忍耐。”而且,如果她獨自一人住在一個荒島上,她會為自己發生的字情折磨自己嗎?不大可能。
    0 0 0 3 拷貝 二維碼 《德伯家的苔絲》
《德伯家的苔絲》[18句]
  • 哈代

    0

    托馬斯·哈代,英國詩人、小說家。他是橫跨兩個世紀的作家,早期和中期的創作以小說為主,繼承和發揚了維多利亞時代的文學傳統;晚年以其出色的詩歌開拓了英國20世紀的文學。
    哈代一生共發表了近20部長篇小說,其中最著名的當推《德伯家的苔絲》、《無名的裘德》(Jude the Obscure)、《還鄉》和《卡斯特橋市長》。詩8集,共918首,此外,還有許多以“威塞克斯故事”為總名的中短篇小說,以及長篇史詩劇《列王》。代表作品有 《韋塞克斯詩集》,《早期與晚期抒情詩》,《德伯家的苔絲》。
    哈代的創作時期包括從自由資本主義過渡到帝國主義的階段。他看到資本主義制度給勞動人民,尤其是給農民帶來的不幸和災難,對他們表示同情。他的小說一直以故鄉道塞特郡和該郡附近的地區作背景。這是一個幾乎沒有工業可言的農業區,但它同樣受到資本主義的滲透。特別是七十年代以後,資本主義的侵入破壞了整個農村,使農村的宗法社會的基礎徹底崩潰。他觀察了農業危機在道塞特郡所造成的悲慘後果,描寫這一地區農民所受的災難。但是他用唯心主義解釋社會變化的原因,認為支配人的命運的是一種“彌漫宇宙的意志”。這是宿命論的觀點。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