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于什麼消費都想到可以買幾本書,看起來很愛知識,卻是一個非常壞的思維,被它麻醉的人,結局就是很惡俗地以為自己很脫俗。一摞一摞買書的人不見得很有知識,一本一本耐心看完的人,才有知識,也才愛書。 0 0 0
- 求知是為了得到好的工作,這是現在的主流觀點;而蘇格拉底他們堅持的非主流觀點則認為工作是為了保障自己求知。永遠都只有少數人同意後者,同時,也永遠是這些少數者掙破了制式。 0 0 0
- 容忍別人身上不可理解、不可理喻的特質正是自由交流的起點。 0 0 0
- 小康生活只是有尊嚴、有智性、有靈性的人生的起點,有了一定程度的物質,可以保證我們的獨立性與自由度,而獨立和自由,是可以讓我們體驗無窮盡的人生可能性。 0 0 0
- 人的一輩子,別人用再大的理想來哄你,都不要太投入,留一手——它很有壞掉的可能。 0 0 0
- 人由于蠢,貪婪,壞,或者由于他人的蠢,貪婪,壞,總是不斷在犯錯,既然做了人,就把這點認了。指望自己或者他人不犯錯才能幸福,未免太過嬌嫩了。由于錯失人的常態,就不要讓錯來占用我們太多時間,讓我們用這個時間對自己好一點,或者去犯下一個錯。 0 0 0
- 考不考證,無關痛癢,無傷尊嚴,也不妨礙你繼續追求知識,人的一生就是 用來追求知識的,時間有的是。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手中沒有任何談判的籌碼, 在小事上作妥協,是應當的,也是談判策略的合理運用。到某個時刻(比如,十 年後),你手中有了一副好牌,那再來好好贏一把。 一個人的勇氣與耐性,只能支撐若干次的挫折,我認為不要把它浪費在小事 上,留著它,培養它,壯大它;有一天,你會像巴爾紮克一樣,需要用它來征服 巴黎;你會像漢尼拔將軍一樣,需要用它來翻越暴風雪中的阿爾卑斯山。 0 0 0
- 你是一個失敗者,這不丟臉,你是一個美化自己失敗的失敗者,這就非常丟臉了。如果任何失敗都反而讓你取得了道德優勢的話,你會如願取得越來越多的失敗,然後越來越高尚。 0 0 0
- 對社會最不滿、看出種種弊端的往往都是年輕人,而他們此時立足未穩,批評不會有回應,空有一身精力抽刀劈水,筋疲力盡後,一江陳舊的水流還是浩浩蕩蕩,甚至高過了警戒水位。而年輕人慢慢成長,可以說一些話,有了社會資源後,卻成了弱視的中年人,除了看到年輕女孩會眼睛一亮以外,其余諸相,他看起來都是絲綢般平滑柔順,無可挑剔。 如果讓我從年輕時重新來過,我保證不會再怒罵我的那些領導們(你們活得還好吧?),也不跟那些細枝末節的東西較勁,裝得像溫和的面團,讓他們更容易接納我,我可以盡早積蓄自己的能量;到了中年之時,再朝種種弊病與愚蠢的七寸,狠狠地來那麼一下。他們這時發現面團里裹著的不是糖,而是鐵釘,已是悔之晚矣。 0 0 0
- 再重點的大學,我都不認為四年時間可以學到多少東西;這並不是因為一些重點大學堅定不移地野雞化,我作出了這個判斷,確實是再好的大學,四年的學習也只是開始而已。我知道好大學會告訴他的學生,這四年學的最重要知識是:人是無知的,教育必須窮其一生,要隨時有更新知識、創造知識的能力。其實這是現代版蘇格拉底雅典宣言:“我惟一的智慧就是知道我無知。”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