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丈山曾于庭園設“添水”,即取竹節—段,中部支起,長段在下,短截在上,削平此端,置于流水下,竹筒水滿而傾斜,水盡又回複原狀,叩擊石面,其聲清越。農人亦散置田間,可驅趕野豬及鹿。因此又叫“驚鹿”或“追鹿”。丈山有詩云:“爾以自鳴,秋守田畝。水滿覆前,石出憂後。行側溪流,聲答山阜。宥坐惟肖,為誡云有。”宥坐,出自《荀子·宥坐》。所謂“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然而還是“驚鹿”或“追鹿”更有趣,空山流水,竹筒叮咚一擊,清幽甯謐,余韻不絕。種種不舍,恰如此聲。
    0 0 0 1 拷貝 二維碼 《有鹿來》
《有鹿來》[11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