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倫理角度來看,人類的根本罪惡就是愚蠢;從認知角度來看,人類的根本問題就是無知。不論是無知還是愚蠢,其實就是不自覺的未知或意外也。可以說,未來是過去的未知部分,上帝是人類的未知部分,整體是局部的未知部分,無限是有限的未知部分,永恒是短暫的未知部分,創造是已有的未知部分,潛在是現在的未知部分,一切是唯一的未知部分。人類徹底的認識人、宇宙和萬物,最終將是以人成為超人,成為神明,或能夠像上帝一樣造人和創世為標志的。用終極眼光來看,現在所謂的人工智能、虛擬現實、機器人、基因技術和生命科學等等,不過是人類開始進入宇宙神話科技時代或超人類的新創世紀的一些小苗頭和小case而已,更加神奇的還在後面。未來恐怕只有想不到的,現在做夢也想不到,而沒有做不到的。
0 0 0 0 拷貝 二維碼 《mongdunb的句子》
- 沒有意識到人的無知和未知,就是人生最大的愚昧;而不具有無限的心靈和神話,就是人生最大的失神。 0 0 0
- 道本、道行和道法一方面深不可測,一方面還平易近人;一方面高不可攀,一方面還輕而易舉,所謂“天下之大作于細,天下之難作于易,天下之快作于慢,天下之遠作于近”是也。 0 0 0
- 空想使行動越來越少,而行動使空想越來越少。 0 0 0
- 老子云,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又云,強字之曰道,反者道之動,周行而不殆。由此來看,非反不足以動,非動不足以通,非通則不足以道。故此,完整的表述應為: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反曰通,通曰道,道乃永動也。無限遠處和這里是憑道通也,宇宙萬物和古往今來也是憑道通也。如果一切和始終不相通,也就不存在對一切和始終的感應,也就不存在什麼整體、永恒、無限、完全和神靈了。我們能感覺到未知和神秘,包括能感覺到死亡和虛無,也是因為我們與之相通也。 0 0 0
- 領悟未知、神秘和意外,這可要天大的造化;而放心未知、神秘和意外,則需要天大的膽量。 0 0 0
- 如果真是領悟和得道了,那麼當會感到,一切不過是重複而已。所謂得道,就是全部;所謂全部,就是絕對;所謂絕對,就是重複。如果本來皆有皆無、完美無缺、全知全能、周而複始或本來即本身,一切可不就是重複嗎? 如此看來,現在所發生的一切,其實也都是重複上演的。過去是重複的過去,現在是重複的現在,未來是重複的未來,時刻是重複的時刻;或者說,瞬間是重複的瞬間,始終是重複的始終,永恒是重複的永恒,一切是重複的一切。 0 0 0
- 每天乃至人生的根本就是信仰和慫管。信仰是對本來絕對的[信任],慫管是對天命無限的[放心]。知此,則可養神或回歸本源,也可專心或有所作為了。 0 0 0
- 自由、理想、公道和信仰都是有條件和有代價的,而非無條件和無代價的。無條件和無代價的事情,就是根本不存在或不可能的事情。所謂天真和空想,就是無知或忘記了凡事都必須是有足夠的條件和代價的。實際上,即使是天真和空想,乃至暴政和奴役也是有條件和有代價的。沒有一定的條件和代價,就連天真和空想都是不存在或不可能的。 0 0 0
- 每一天都是重新開始的一天,而本來是無所不有,應有盡有,周而複始的。因此,每天早上起來,都要重新做好迎接、選擇和決定一切的心理准備。 0 0 0
- 人們出錯有三個層次,一個是無知或無視本來的差異和變化,全部的差異和變化,這是最根本的出錯所在;二個是無知或無視本來的分寸和限度,所有的分寸和限度,這往往是最多的出錯所在;第三是無知或無視本來的特定和唯一,一切的特定和唯一,這是最後的出錯所在。若從實用角度來看,人們出錯有價值出錯,目標出錯,性能出錯,時空出錯,方法出錯,工具出錯,數量出錯,比例出錯,程度出錯,這個或那個出錯等等。 0 0 0
- 人生最有意思的時候,往往就是無知或不明白的時候。最好和最壞的日子,總是過後才能知道。而之所以如此,乃是當時沒有或無法比較也。 0 0 0
- 所謂空門,並非無有之門,當是無限之門也。 0 0 0
- 人最根本的主子就是欲望,我們都是欲望的奴才。如果你要禁欲,人們就如同大清的太監,當老外為其打抱不平時回敬道:奴才樂意!實際上,只有徹底的無欲無求,才算完全的自由解放或自由自在。所謂天國,所謂極樂,其實就是無欲無求,就是自由自在,就是完美無缺,就是無憂無慮,就是知足常樂或心滿意足也。我們還要繼續騎驢找驢嗎?這世上唯一完全的就是本來,而本來就是本身,所謂是其所本是,能其所本能而已。不然,你怎麼可能立地成佛,修身到家,隨遇而安,止于至善也。 0 0 0
- 想必和勢必大不相同。想必是一己之力,而勢必是整體或命運之力。所謂形格勢禁,勢不可擋,形勢比人強,識時務者為俊傑。當想必和勢必統一時,你已經是命運的化身了;而當兩者背離時,個人將遭受周圍或命運的打擊和捉弄。 0 0 0
- 曆史的責任都是要由我們活著的後人承擔的,你總不能讓前人或死人負責吧。 0 0 0
- 想怎樣和能怎樣的距離,也就是人和神之間的距離。而人和神之間的距離,也就是人背離本來和本身的距離。 0 0 0
- 本來皆有皆無,神靈無所不能,大道無所不通。因此,不論過去、現在和未來,不論記憶、直覺和想象,不論這個、那個和一切,其完整性在于永遠和神性,其自覺性在于自由和無限,其統一性在于重複和輪回。 0 0 0
- 說一千道一萬,最終決定這個世界的不是人們想要怎樣,也不是人們應該怎樣,最終決定這個世界的是人們能夠怎樣。一旦認清了這一點,你說你還有什麼好說的。(不包括說著玩哦) 0 0 0
- 英雄和瘋子或二的區別在于,英雄背後有時勢,而瘋子和二背後則沒有。正所謂“時勢造英雄”。故此,人間也就留有“時來天地皆相助,運去英雄不自由”的感慨也。 0 0 0
- 對于人間劇目而言,偉大和渺小,快樂和痛苦,生存和死亡等有限的事物才有意義,如果是無限和無極,不苦和不樂,非生和非死,已經是超出人世間了。用入世的眼光看出世,或用出世的眼光看入世,不同的價值標准,如同牛頭不對馬嘴也。 0 0 0
- 任何東西之外還有東西,任何事情之中還有事情,每一個事物都是里外還有另外。(九零、一二、一四) 0 0 0
- 道成肉身,並非肉身成道;神的化身,也並非神之本身。 0 0 0
- 只有當你真正安心于無名、無為、無求和無語的時候,你才算真正進入無上的境界,才能體會什麼是妙不可言,什麼是無中生有,什麼是無限自由,什麼是永永遠遠,什麼是無窮無盡,什麼是完美無缺,什麼是無可而無不可,什麼是無為而無不為。 0 0 0
- 個人的唯一性,一方面意味著你個人的不可替代,必須親力親為;另一方面也意味著非個人或其余一切的不可替代,必須自覺無為。不僅如此, 前者只是有限的,而後者還是無限的。 0 0 0
- 人若從已知推斷未知,用意願想象意外,由己心猜度眾心,把現實認做一切,拿有限算計無限,將當下看成永遠,以過去預見未來,你說人能推出、想出、猜出、認出、算出、看出或見到什麼也? 0 0 0
- 人生的價值意義,就在于欲望和需求,快樂和痛苦。若是人無欲無求,無苦無樂了,人生還有什麼意思?文明和野蠻,道德和罪惡的根本分野,不在于欲求與否,而在于如何欲求也。 當人的欲望需求可以用明智和公道的方式,或是用無害和有益于人的方式實現滿足時,就是文明和道德;反之,當人的欲望需求是用愚頑和自私的方式,或是用有害和無益于人的方式實現滿足時,就是野蠻和罪惡。因此,與其說欲望需求是萬惡之源,不如說無知愚蠢是萬惡之源。 舉例而論,公平互利或友好協作,就既是明智,也是道德;而損人利己或損己利人,則既是愚蠢,也是罪惡。至于損人不利己或損己不利人,甚至于損人損己,同歸于盡,已經是愚不可及----人有病,天知否? 0 0 0
- 完全以本能和感覺,欲望和需求為人生的指導,為人生的目標,這樣靠譜嗎?理智和道法,科學和技術,都只是方法和手段嗎?可以說,人的本能和感覺,欲望和需求只能決定想不想和值不值,但無法決定能不能和行不行。決定能不能和行不行的是理智和道法,科學和技術。那麼,又是什麼決定人的本能和感覺,理智和道法,科學和技術呢?一言以蔽之,乃是由本來和天命決定的。既然本來即一切,一切即本來,當然“一切都是命,半點不由人”了。我們如果忘記或不自覺這一點,就是忘本或從根本上犯傻也。 0 0 0
- 對立不是相對的,而是相錯的。或曰,對立就不正確,正確就不對立;真理就非矛盾,矛盾就非真理。相對是相合與相通的前提,相錯是相爭和相撞的緣由。對立和沖突正是錯誤而非正確的體現。一個巴掌拍不響,戰爭和禍亂也正是混蛋們不自覺錯誤的合作結果。若是被動和不能預防,不過是事先無知而已。盡管世上也有美麗的錯誤,但戰爭和禍亂不是。 0 0 0
- 無限,意味著永恒的開始。(九零、十二、六) 0 0 0
- 從倫理角度來看,人類的根本罪惡就是愚蠢;從認知角度來看,人類的根本問題就是無知。不論是無知還是愚蠢,其實就是不自覺的未知或意外也。可以說,未來是過去的未知部分,上帝是人類的未知部分,整體是局部的未知部分,無限是有限的未知部分,永恒是短暫的未知部分,創造是已有的未知部分,潛在是現在的未知部分,一切是唯一的未知部分。人類徹底的認識人、宇宙和萬物,最終將是以人成為超人,成為神明,或能夠像上帝一樣造人和創世為標志的。用終極眼光來看,現在所謂的人工智能、虛擬現實、機器人、基因技術和生命科學等等,不過是人類開始進入宇宙神話科技時代或超人類的新創世紀的一些小苗頭和小case而已,更加神奇的還在後面。未來恐怕只有想不到的,現在做夢也想不到,而沒有做不到的。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