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堆實驗”:如果取一堆沙,一粒一粒地往下滴,一開始它會形成一個自組織,形成一個非常漂亮的圓錐形。可是隨著沙粒一粒一粒往下滴,沙堆不可能一直保持圓錐形,總有一刻沙堆會發生崩塌,尤其是那個尖,“啪”的一下就不成形了。 科學上著名的沙堆問題:什麼時候崩塌可以預見嗎?當沙堆堆成一定的規模之後,再往上去,每個點發生崩塌的概率都一樣,並非堆得越高越容易崩塌。這是沙子,不是泥土,每一粒沙之間沒有粘性,只有擠壓的作用。每下來一粒新沙,原來沙堆內部結構的複雜度,每一秒鍾提升100萬倍。這就是指數級的概念了。它只是沙堆內部的複雜性,而這種複雜性跟外部的沖擊力是無關的。沙堆發生了結構性的變化,但是沒人知道它會怎麼變。
    0 0 0 0 拷貝 二維碼 《羅輯思維:迷茫時代的明白人》
《羅輯思維:迷茫時代的明白人》[11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