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麼叫愛一個人?普魯斯特在談到另一種愛情時說:感到自己被排除在這種生活之外,想進入這種生活和整個地占有這種生活。 0 0 0
- 真愛喚起主體的所有精神力量,使主體整個地卷入,而假愛只涉及到主體的一個角色 … 當我有了變化,或意中人有了變化時,真愛就結束了;當我省悟時,假愛就露餡了。 0 0 0
- 這些第二級或第三級的表達活動同其他表達活動一樣,在每一個場合有其令人信服的明確性,但我卻不能消除被表達的東西的基本模糊,也不能把我的思想與本身的距離化為無。 0 0 0
- 客觀身體只不過是現象身體的一個貧乏表象,靈魂和身體的關系問題與只有概念存在的客觀身體無關,但與現象身體有關。 0 0 0
- 現象學視野中的弗洛伊德:性本能不是本能(不可抗拒的),而是把性欲映射到世界(時間和他人)身上。 0 0 0
- 他在自己的話語中找到的東西應多于他想放入其中的東西,否則,我們就看不到孤立的思維堅持不懈地尋找表達方式。因此,言語就是這種自相矛盾的活動,在這種活動中,我們試圖通過意義已確定的詞語和可自由支配的意義,到達一種原則上超出它、並最終改變和規定詞語的意義的一種意向,雖然意向本身是已由詞語表達的。 0 0 0
- 如果我們開始把物體之間的空隙看成是物體,那麼世界的外觀將發生顯著的變化。 0 0 0
- 也許,我有這一切是為了他人,但我有自由把他人當作其目光在我的存在中遇到我的意識,或者相反,把他人當做一個單純的物體。 0 0 0
- 恒常性規律不可能超越規律被包含其中的決定性實驗的意識證明,在人們以為證實恒常性規律的地方,該規律已經事先被假定。 0 0 0
- 被理解為能在一種唯一意向中把握和預料時間進程的能力的永恒,可能就是主體性定義本身。 0 0 0
- 在我思中實現的我與我的一致不應該是一種實在的一致,只不過是一種意向的和推定的一致。事實上,在剛思考這個東西的我本人和思考我思考過這個東西的我之間,已經有一種時間深度,我始終能懷疑這種已流逝的思想是否就是我現在理解的思想,正如除了現在的證明,我對我的過去沒有證明。 0 0 0
- 在科學客觀化的一般努力中,科學必然最終把人體描述為面對由物理—化學屬性規定的刺激的一種物理系統,力圖在這個基礎上重建實際的知覺,制止科學認識的循環,發現認識得以建立的規律,創立一門關于主體性的客觀科學。 0 0 0
- 我們不應該把主體想象為與自己的絕對聯系,無內在間隙的一種絕對密度,而應該把主體想象為在外面繼續存在的一個存在。 0 0 0
- 從我體驗到愛情,歡樂,憂愁的時候起,我確實在愛,我確實是歡樂的或憂愁的,盡管在事實上,也就是在其他人看來或在另一個時候的我看來,對象並不具有我目前給予它的意義。 0 0 0
- 對于白斑在背景圖形上的理解,我覺得是只有對白斑構成的整個圖形的獲取才能說,這個白斑的顏色比背景更加突出,才能說,在白斑遮蓋的地方我也能根據格式塔把握背景的完整性存在。這樣就理解了"每一個部分所顯示的東西比它所具有的東西更多"。 0 0 0
- 時間是“通過自我的自我情感”:發動情感者是作為向著將來推移和轉變的時間;接受情感者是作為一系列展開的現在的時間。發動情感者和接受情感者是同一個東西,因為時間的推移不是別的,就是一個現在到另一個現在的轉變。這種綻出,這種共有的能力在呈現給它的一個東西中的投射,就是主體性。 0 0 0
- 我是對任何一種存在的一概拒絕,在手下伴隨著對這種有稱號的存在形式的不斷接受。因為這種一概拒絕仍然列入存在方式和處在世界中。確實,我隨時隨刻能中斷我的計劃。但這種能力是什麼?它是開始做另一件事的能力,因為我們不可能永遠懸置在虛無中。 0 0 0
- 語言不能告訴我們任何東西,至多只能在我們身上引起我們已有的意義的重新組合。語言的體驗就在于駁斥這種看法。 0 0 0
- 不管是接受,還是否認,存在始終承受它的過去。 0 0 0
- 為什麼說"我可能是在我與被感知物體一致"這種客觀世界不能告訴我的任何情況下進行感覺。這里我認為是必須人物相撞才能產生關系,正如下文所說"知覺針對的是關系,而不是絕對的術語"一樣。"純粹的感覺應該是一種未分化、轉瞬即逝的點狀沖擊感受"。 0 0 0
- 懷疑者不能在懷疑的時候,懷疑他在懷疑。 0 0 0
- 感知,不是去體驗那些伴隨著可固定之記憶的大批印象,而是在一組材料之前看到某種內在意義,沒有這個意義,訴諸任何回憶都不可能。 0 0 0
- 對于外部世界的非複制,而是構成說。我想色盲到底在視網膜上呈現不出顏色還是在大腦認知上無法去辨認顏色呢? 0 0 0
- 愛就是愛的意識,欲望就是欲望的意識。沒有意識到本身的一種愛或一種欲望可能是一種不在愛的愛,或一種沒有欲望的欲望,正如一種無意識的思維可能是一種不進行思維的思維。 0 0 0
- 感性事物是我們用感官把握的東西,但我們現在知道,這個“用”不僅僅是工具,感覺器官不是一種導體,周圍神經的生理印象已經進入以前被認為是中樞神經的關系中。 0 0 0
- 出生,就是出生自世界和出生在世界上。世界已經被構成,但沒有完全被構成。在第一種關系下,我們被引起,在第二種關系下,我們向無數的可能事物開放 … 我們同時在這兩種關系下存在。 0 0 0
- 人們也許能發現的內在于知覺的無限思維,不可能是意識的最高點,而是無意識的一種形式。 0 0 0
- 在我自己的方面,同一種原因使我有錯覺和真實:也就是有我自試圖自我超越的行為。我思是對這個基本事實的認識。在命題“我思故我在”中,兩種肯定是等值的,否則就沒有我思。但是,還應該在這種等值的意義上取得一致:不是“我思”完全地包含“我在”,不是我的存在歸結于我對我的存在的意識,恰恰相反,而是“我思”被納入在“我在”的超越性運動,而是意識被納入存在。 0 0 0
- 當人們說世界在人的意識之前已經存在,人們想表明什麼?人們想表明地球起源于生命條件尚未具備的原始星云。但是,這些說法同物理學的方程一樣,必須以我們的關于世界的前科學體驗為前提,與主觀世界的這種關系有助于構成主觀世界的有充分根據的意義。無任何東西能使我理解沒有人看到過的星云的可能樣子。 0 0 0
- 在言語中的思想看來比在音樂中或繪畫中的思想更可能與它的物質工具分離和永遠存在下去。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