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兩條真理的第一條,叫做天地不仁,它的意思是,主宰我們世界的一切事物的,是不可變的客觀規律,這世界上,只要符合規律,什麼都可能發生,只要符合規律,什麼都能發生,不會因為我們的期待,而有半點轉移。它的計算,跟數學是一樣的,嚴格的,不是含糊和模棱兩可的。”
“而構成對錯衡量的第二條真理,是生命都有自己的傾向性,我們姑且叫做,萬物有靈。世界很苦,你可以憎恨這個世界,但有一點是不可變的:只要是人,都會為了那些好的東西感到溫暖,感受到幸福和滿足,你會覺得開心,看到積極向上的東西,你會有積極向上的情緒。萬物都有傾向,所以,這是第二條,不可變的真理。當你理解了這兩條,一切都只是計算了。”
0
0
0
0
拷貝
二維碼
《贅婿》
《贅婿》[25句]
- 人生世事如棋局,舉手無回大丈夫。
0
0
0
- 歡歡喜喜汾河岸,湊湊胡胡晉中南。哭哭啼啼呂梁山,死也不過雁門關。
0
0
0
- 秩序已經破碎,自此之後,便只有鐵與血的崢嶸、直面刀鋒的勇氣、靈魂最深處的抗爭和吶喊能讓人們勉強在這片海雨天風中站立不屈,直至一方死盡、直至人老蒼河,不死、不休。
0
0
0
- 所謂人生觀,確定這一個人,一輩子的要到的地方,成為什麼樣的人,是好的,就如同儒家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做到了這個,就是好的。而所謂世界觀:世界孤立于外,世界觀,則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里,我們認為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的,我們心中對世界的規律是如何認知的。人生觀與世界觀糅合,形成價值觀。譬如說,我認為世界是這個樣子的,我要為天地立心,那麼。我要做一些什麼事,這些事對于我的人生追求,有價值,別人那樣做,沒有價值。這種正負的認定,叫做價值觀。
0
0
0
- 超前時代一步的是天才,超前兩步,往往就變成了瘋子。
0
0
0
- 明月新骨城池畔, 夜鴉故舊老橋頭。
0
0
0
- 喪家野犬,天下無敵。
0
0
0
- 我們大家的本質都是一樣的,但面對的處境不一樣,一個強大的有智慧的人,就要學會看懂現實,承認現實,然後去改變現實。
0
0
0
- 你知道嗎,有一些人啊,他活著的時候,你看他不順眼,不爽他。但是有一天忽然聽到他死了,你又覺得他不該這麼去死的。這種人啊,是真正活了一輩子的。
0
0
0
- 借口當給別人,知道他們若怎樣做,便不會輸.你才知道防著他,缺點給自己,我才能看清楚自己.
0
0
0
- 世事大多是平庸的,一如後世,世上多的是只懂背名言警句和心靈雞湯的,甚至于連名言警句、心靈雞湯都不會背的,也一樣能活下去甚至覺得活得不錯。但是在這之上,有方向有目的有辨別地付出十倍的努力。汲取和參考他人的智慧,最終形成自我邏輯體系的人,才能夠應付一切新奇的狀況,而老實說來,真正能夠站到社會高層、頂層的人,除了二代,一定都擁有完整的自我邏輯體系,無一例外。
0
0
0
- 天風卷動春日的韶光,卷動夏日的雷雨,卷動秋日的黃葉,卷動冬天的冰雪,滾滾而來,滾滾而逝。
一個舊的時代就要過去了,而在新時代到來之前,人們還要經曆無數的戰亂與沖突,無數的悲慟與蒼涼。
只因天地如爐。
而萬物為銅。
0
0
0
- 在我們的人生里,有時候會遇上一個人,她如同閃電般出現,就那樣的,改變了我們的一輩子。
0
0
0
- 如果將來有一天,走的太快,你要記得你現在的心情,該停就停,該退就退,不要勉強,免得到最後反倒舍本逐末,忘了自己要什麼。握不住的沙,隨手揚了它。即便回到現在,你也沒有失去什麼......
0
0
0
- 世界冰冷無情,符合道理者勝。
0
0
0
- 報恩跟報仇一樣,都是件麻煩事,先不說實際的,對方說上一通感激的言辭自己還得謙讓半天,男女之間禮儀又麻煩,何必呢。
0
0
0
- 太陽的光升起在東邊,掃過了那片巨大的高牆,它變幻著位置,又落下去,周圍無數的光影都在沖突。在石頭的旅程里,周圍的一切既是短暫,又是永恒。它在滄海桑田的彼端,與周圍的一切就是一體了,無論是經曆巨大的爆炸、分割、又或是變形,無論周圍的是氣,是水,是堅硬的寶石還是會閃閃發光的明珠,無論它的一部分變成郁郁蔥蔥的樹木,還是變成有血有肉的生命,無論它是會飛翔還是融合于土壤,所有的一切都像是風吹起沙塵的變化,而這變化,也就是永恒的一部分。
0
0
0
- 雖然我們不在同一個地方,但我可能會回去,你也可能上來,緣分這東西,只要有心,不會全斷的…
0
0
0
- 我都是聽你說的……要是你覺得他很差……我怎麼會覺得他還不錯呢……真是跟豬一樣
0
0
0
- 世人無辜,可你的憐憫,在世道面前毫無意義,你的憐憫是空的,這個世界不能從你的憐憫里得到任何東西。我所謂心憂萬民受苦,我心憂他們不能為自我而抗爭。我心憂他們不能覺醒而活。我心憂他們蒙昧無知。我心憂他們被屠戮時猶如豬狗卻不能壯烈去死。我心憂他們至死之時魂靈蒼白。
0
0
0
- 惡至深時人難測,傷至深處淚難流。
0
0
0
- “這兩條真理的第一條,叫做天地不仁,它的意思是,主宰我們世界的一切事物的,是不可變的客觀規律,這世界上,只要符合規律,什麼都可能發生,只要符合規律,什麼都能發生,不會因為我們的期待,而有半點轉移。它的計算,跟數學是一樣的,嚴格的,不是含糊和模棱兩可的。”
“而構成對錯衡量的第二條真理,是生命都有自己的傾向性,我們姑且叫做,萬物有靈。世界很苦,你可以憎恨這個世界,但有一點是不可變的:只要是人,都會為了那些好的東西感到溫暖,感受到幸福和滿足,你會覺得開心,看到積極向上的東西,你會有積極向上的情緒。萬物都有傾向,所以,這是第二條,不可變的真理。當你理解了這兩條,一切都只是計算了。”
0
0
0
- 總以為自己很厲害,叫囂著要性格,要殺伐果斷念頭通達,不知道德為何物的。這種人其實是世道上最底層的一類人,既無力量,又無智慧,唯一擁有的只有自大和愚蠢。
只知些許眼前利益,卻看不到自身的脆弱。其實道德真正束縛住的不是升斗小民,那些有能力有力量有智慧的人,才是被束縛得最多的,道德這東西一旦放開,普通人沾點蠅頭小利,沾沾自喜,他們不知道這個時候那些大人物,枷鎖每放開一點點,他們傷害的就是千百人的利益和人命。人性這東西,很有趣,也很殘酷,好與壞都是混在一起的,如果你想要好的東西,那就要努力,總覺得跟自己一點關系都沒有的話,也許忽然有一天,道德降到某個程度以下,就什麼都沒有了。”
0
0
0
- 回想古代的一些書,當好人孝子,可以成狀元,可以得皇帝賞識,到了現在,宣傳的往往是做好事會死,這個做了好事的人,有多麼淒涼。而由于社會民眾邏輯辨別能力普遍不高,最後變成了一種氛圍:若是這個人沒有死或是沒有過得很淒涼,那麼他做的好事就不算,或者說這個人一開始就回想古代的一些書,當好人孝子,可以成狀元,可以得皇帝賞識,到了現在,宣傳的往往是做好事會死,這個做了好事的人,有多麼淒涼。而由于社會民眾邏輯辨別能力普遍不高,最後變成了一種氛圍:若是這個人沒有死或是沒有過得很淒涼,那麼他做的好事就不算,或者說這個人一開始就是為著利益做好事的。動機論讓我們大家普遍的講禮而不講理,讓一個普遍需要善意的社會卻得不到善意。
0
0
0
- 文人當有尺,以之丈量天地,厘定規矩。武人要有刀,世事不能行…殺規矩!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