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接到過一位曾沉迷某個龐大極端宗教(不是奧姆真理教)的男子的來信。他被那個極端宗教組織送進修道場(似的地方),過著與外界完全隔絕的生活。嚴禁閱讀聖典之外的書籍(他們不允許信眾接觸虛構作品,只認可一條虛構頻道,這也是必然)。然而他將我寫的小說《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偷偷藏在箱底,避人眼目每天偷讀上一段。然後曆經艱難曲折,花費許多時日才好不容易擺脫極端宗教組織的精神束縛。如今終于重歸現實世界,過上普通的生活。為什麼要像緊抓住救命稻草一般每天讀那本小說?為什麼沒有聽從指令把它扔掉?他也無法解釋清楚。不過他寫道,倘若不曾堅持讀那本小說,不知能否從那里成功逃脫。 對我這個小說家來說,這封來信有重要意義。我的貓咪們沒准就在做相當厲害的夢呢。
    0 0 0 0 拷貝 二維碼 《無比蕪雜的心緒》
《無比蕪雜的心緒》[74句]
  • 村上春樹

    0

    村上春樹,以《挪威的森林》成為日本最暢銷的作家。做為著名作家和學者聞名于世界文壇,村上的小說沿襲了日本文化與傳統美學,村上春樹的作品反映了多年來日本迅速發展的社會中成年人的壓制和苦悶,遺憾與追悔,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
    日本現代小說家,生于京都伏見區。畢業于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演劇科,亦擅長美國文學的翻譯,29歲開始寫作,第一部作品《且聽風吟》即獲得日本群像新人獎,1987年第五部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上市至2010年在日本暢銷一千萬冊,國內簡體版到2004年銷售總量786萬,引起“村上現象”。
    其作品風格深受歐美作家的影響,基調輕盈,少有日本戰後陰郁沉重的文字氣息,被稱作第一個純正的“二戰後時期作家”,並被譽為日本80年代的文學旗手。
    村上的文字表達平簡易懂,清麗流暢,他獨具韻味的文筆,像泉水浸潤著人們的心靈,讓人們感受著日本語言的魅力。在以前的作家,人們更多感受的是日本語言的冗長拖遝,絮絮叨叨,來回的重複。而村上語言的簡練利落無疑也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其作品充滿了個人獨特的風格,他的文字精練,沒有太多余的語言,透過抽象化、符號化、片段化、寓言化的筆法,道出了現代人的無奈與哀愁,卻少有日本戰後陰郁沉重的文字氣息,被譽為日本80年代的文學旗手。
    村上創造的文學世界,對應了中國人的生存狀況,精神狀態,透過他,能看到人類共同面臨的生存困境與生命的傷口。正是這種對應喚起人類內在的共鳴,並持續不斷地感動著人們。感動了日本的村上,也感動了中國,並會繼續感動今天這個世界上所有認真思考關于生存的人類。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