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的才干來得太容易,以至于我們獲得了一種虛假的安全感:難道每個人不像我一樣看外部世界嗎?我們感到,自身才干與生俱來,如同常理。在某種意義上,我們情願認為我們對世界的“理解”就是每個人的“常理”。然而事實上,我們的理解根本就不是常理,我們對世界的理解是個性化的。我們的“理解”,我們的貫穿始終的思維、感覺或行為模式來源于我們獨特的精神網絡,它如同一個過濾器,對我們接觸的世界進行整理和過濾,促使我們關注某些刺激,而對其他刺激完全不予理睬。例如,你和好友之間每個人對同一件事的理解都不同,反應也不同。例如,你試圖 去說服一個人接受你對事物的看法卻無法成功。答案在于他人無法通過你的雙眼看世界,他雖然理解你的詞句,卻看不見你的世界。就像對盲人解釋紫色。
0 0 0 0 拷貝 二維碼 《現在,發現你的優勢》
- 當我們說一個人變了,不是說他個人秉性變了,而是他的價值體系或自我意識改變了。比如尼克松總統的特別顧問查爾斯•科爾森,曾愚忠地為保護總統鋃鐺入獄,後來成為一名重獲新生的基督徒。他其實脾性未改,本性未移,只是用相同的激情做不同的事,他的生活焦點改變了。我們四周到處都能看到通過改變價值觀而改變其生活焦點的例子:名譽掃地的英國內閣大臣約翰•普羅富莫和美國垃圾債券大王邁克爾•米爾肯從事慈善活動;臭名昭著的搖滾歌星奧茲•奧斯本維護動物權力;匿名戒酒協會成百上千會員摒棄惡習等。這些例子令人鼓舞,它們給我們每個人絕路逢生的希望。他們並未改變本性,或我們說的才干,而是將自身才干轉用于完全不同和更積極的目的。同時我們也獲得一個啟示:一如智力,才干是價值中性的。 0 0 0
- 學得快提供了識別才干的另一條線索,有時一個才干並不通過渴望而示意,雖然它就在你身上,你卻聽不到它的呼喚。但某一件事突然點燃了它。如果你學一種新技能特別快,就充分說明你具有某種強大的才干。例如,馬蒂斯與畢加索是同時代人,與自幼神童的畢加索不同,馬蒂斯從未對繪畫產生過渴望,他在21前從未拿過畫筆。直到一天他重感冒在床上休養時她媽媽為了給他找點事遞給他一盒顏料。從此他的人生路程發生巨變,日複一日畫個不停,4年後純靠自學考進巴黎最負盛名的美術學院,拜在古斯塔夫•莫羅門下。 例如,奧姆斯特德在30歲前朝三暮四,直到到英國旅行,意外發現園林建築他的終身事業。 你可能有相似經曆,因為新工作,新挑戰,新環境,突然間大腦一片開朗,仿佛整排開關驟然開啟。 0 0 0
- 如果某人天生有強烈的好奇心,這就是一種天賦;迷人,是一種天賦;有恒心,是一種天賦;有責任感,也是一種天賦……當你發現自己對某件事物有特別的渴望,能快速學習,完成後自我滿意度很高時,那就是你天賦之所在。 0 0 0
- 隨著年齡增長,每個人都會加深自我意識。這種自知之明弄幫助我們更好地識別天生才干,但並不總是一帆風順,有些人雖能准確識別自身才干,卻盼望用其他才干來代替。比如莫紮特的對手塞利爾里。當我們陷入這種情緒時,會天天沒好氣,無論聽多少課,讀多少書,都會渾身不自在,舉步維艱,一籌莫展。直到有一天恍然大悟“我本不該干銷售(經理等等)”,繼而回到自己的優勢道路。別人看來的改變實際上不過是默認一些無法改變的東西才干。我們接受了自身才干,然後據此重新安排生活,加深了自我意識。 0 0 0
- 不假思索的反應、渴望、學得快和滿足都能幫助你發現自身才干的蛛絲馬跡。 0 0 0
- 社會或財務的壓力有時會淹沒這些渴望,阻止你將它們付諸行動。例如,榮獲布克獎的小說家佩內洛普•菲茨吉拉德由于丈夫酗酒不得不只身養家,直到50多歲才得以釋放寫作的欲望,在余生的20年中,發表12部長篇小說,被人稱為“有史以來最優秀的英國小說家”。例如,摩西奶奶自幼喜歡畫畫,但她的繪畫激情被繁忙的農活淹沒,直到78歲才得以釋放才干,其後23年,畫了數千幅兒時記憶的景物,辦過15次個人畫展。你的渴望或許不像摩西奶奶那樣勢不可擋,但它們始終如一地左右你,呼喚你,不管外部環境如何壓抑。如果你想發現自身優勢,就應當傾聽它們的呼聲。 0 0 0
- 技能決定你能否做一件事,而才干揭示了更重要的東西:你能做得多好和多經常去做。 0 0 0
- 你偶爾也可能被“虛假渴望”所誤導,比如受想象中的雞尾酒會的華麗場景吸引,渴望進入公關業,或出于控制欲而渴望當經理。識別虛假渴望的最好方法就是:訪問一位業內人士,聽他談談絢麗外表下的日常瑣事。排除假信號後,你就值得為建立優勢面而追求自身的渴望。 0 0 0
- 我們對優勢五體投地,不僅因為它“近乎完美”,而且因為它“持之以恒”。卡爾•利普肯持續打了2216場壘球比賽。在查理•舒爾茨2000年去世前,他持續41年畫同一組卡通連環畫《花生仁》。 0 0 0
- 謝麗的例子:多年前她在醫學院當學生時曾發現過一個令人不安的問題,他不願和病人在一起。她開始懷疑自己的職業選擇,然後她開始反思自己的思維和情感模式,逐漸認識到她是喜歡幫助人的,只不過不是重病人,她對成就有不懈的追求,並且惟有在見到有形和穩定的進步時,才獲得最大的滿足。最後她選擇皮膚科,這兩個特有模式都發揮了空前優勢,她的病人很少病入膏肓,病症暴露在外,這樣康複進程有目共睹。 0 0 0
- 如何識別自身滿足的來源? 全憑感覺。本書願意冒個險,給個提示:當你從事某項活動時,請你設法區分你進行思考的時態。如果你考慮的是現在時——“這一切什麼時候結束?”那你八成沒在用才干。如果你發現自己在用將來時——“我什麼時候再做一次?”那你很可能喜歡做這件事,並在用你的一個才干。 0 0 0
- 為什麼才干經久不變和與眾不同?1你的才干模式由大腦中的聯結形成;2到一定的年齡,你是不能換一個全新的設計的。 0 0 0
- 首先,你應認可自身才干。也就是說,你應該接受你自己。接受自己並不說明你胸無大志,而恰恰說明你腳踏實地。其次,才干並不等于優勢。才干是種子,優勢是結果。要達到“持續的、近乎完美的表現”,你不僅必須識別和接受自身的才干,而且要配以必要的技能和知識,並尋找需要你所具才干的崗位,持續地使用它。 0 0 0
- 雖然通過反複學習,你可能建立一些新的聯結,但這並不會幫助你創造任何超高速的t1線路。如果沒有必需的才干,培訓是不能創造一種優勢的。為了建立新聯結而重複努力只是一種低效的學習方法。正如約翰•布魯爾在中所描述的,大自然為你成人後的學習發明了三種方法:不斷強化現有突觸聯結(用技能和知識完善一種才干);不斷丟棄無關緊要的聯結(專注于才干,聽任其他聯結衰亡);建立少數聯結。最後一種是最低效的,因為身體必須耗費更多的能量,才能創造必需的生理基礎,以建立這些新聯結。比如,你一練再練,卻難以擺脫造作和不滿,缺乏心理支撐而難以保持熱情,修補斷裂聯結使你能量流失,吃力不討好。如果你反複使用才干,則會充滿快感,情不自禁,感覺良好。大自然賦予才干一種內在反饋機制。 0 0 0
- 如何識別自身才干? 首先,關注你對你所遇到的各種情形的自發的、油然而生的反應。這些反應提供了有關你自身才干的最好線索。 例子:一家軟件公司的不同職員,在飛機危機時刻表現出的具有啟示性的原形畢露。 比如,你回憶自己最近的一次聚會,你大部分時間和誰在一起?熟人還是陌生人?如果受陌生人吸引,你有可能天生性格外向,行為可能反應“取悅”主題,定義是一種把別人爭取過來的需求。反之,可能表明“交往”主題,天生希望深化現有關系。 再比如,你是傾向于“行動”還是“分析”…… 所有不假思索的反應都揭示了各不相同的行為模式,因而提供了有關自身才干的線索。 0 0 0
- 成功者盡管路徑各異,卻有一定之規,就是揚長避短。之所以人比人氣死人,就是因為以己之短比人之長,越比越灰。與其老想自己沒什麼,不如多想自己有什麼,然後設法把它用好。因為說穿了,你沒有的東西數不勝數,補的過來嗎。 0 0 0
- 其後的10年中,你的遺傳基因和童年早期經曆幫助你挑選若干更為順暢和實用的聯結——或許是競爭聯結,也可能是好奇聯結或戰略思維聯結……你反複受到這些聯結的吸引,繼而使它們變得越來越堅固。與此同時,由于被忽視和棄之不用,你神經網絡的其他部分的聯結漸漸枯萎。正是這一點也說明,為什麼某些行為和反應對于你“油然而生”,而另一些則無論如何拼命努力,都顯得生硬和牽強。事情本應這樣,如果大自然未把你的網絡精簡為少量強固的聯結,你就永遠不會成人。你將當一輩子兒童,凍結在感官的超載中。于是你就成為你——一個有著獨特才干的個人,命中注定以你自身貫穿始終的特有方式對外部世界做出反應。 0 0 0
- 我們每個人的秉性都與眾不同,因此我們對滿足的體驗也會各不相同。有的人看到別人取得大部分人會忽略的點滴進步會感到滿足,有的人喜歡變亂為治,有的人熱衷在大場合當主人,有人愛干淨,打掃完屋子喜形于色,有的人喜歡概念,有的人不喜歡概念酷愛通過分析發現“真理”,有的人需要達到他們自己的標准,有的人非要超過同伴否則覺得一事無成,有的人認為學習才有意義,有的人認為惟有幫助他人才有意義,等等。所以,你要密切關注那些似乎給你帶來滿足的情形,如果能識別出它們就朝著准確判斷自身才干邁了一大步。 0 0 0
- 什麼是才干?才干常常被描述為“一種特殊的天生能力或悟性。”為了發展優勢的目的,本書建議使用一種更為精確和綜合的定義,(來自對優秀經理的研究)才干是任何一種貫穿始終、並能產生效益的思維、感覺或行為模式。例如,如果你天生好奇,如果你好勝,如果你有魅力,如果你做事持之以恒,如果你責任心強,都分別是一種才干。根據這一定義,一些表面看來消極但如果能產生效益,也能成為才干,比如頑固,在強大的抵抗前固執己見,如銷售或律師,就是一種才干。如緊張不安,在設計應急方案和預防不測時就是一種才干。甚至一些“弱點”,如誦讀困難只要能用它來產生效益也是一種才干。例如戴維•博伊斯患誦讀困難,他作為政府律師,曾在微軟反壟斷案中用簡單詞彙使他的陳述簡明易懂,例子極端但有助理解。 0 0 0
- 2、一個幫助你識別自身主導才干的系統。有一種方法能幫助你識別自身最大的優勢潛能:後退一步,仔細觀察自己。嘗試做一件事,看你學得有多快,看你是不是迅速跳過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無師自通地發明絕招。看你是不是走火入魔,廢寢忘食。如果幾個月下來,這一切都沒發生,就換一件事,再做自我觀察,如此往複,久而久之,你的主導才干就會脫穎而出,你就能將其不斷完善直至形成強大優勢。 3、一種用來描述你自身才干的統一、准確、積極的語言。描述人類弱點的語言很豐富多彩,而描述人類優勢的語言卻蒼白無力。比如區別兩個人都有人際技能的語言十分有限,因為具體內里可能非常不同。再者,人可能使用相同的詞彙,卻賦予其截然不同的含義。 0 0 0
- 技能有兩大缺陷:一,雖能有助于完成工作,卻不能確保你出類拔萃。如果你沒有這一才干,你盡可以運用學得的技能,卻無法出彩。正如學會一種語言的語法並不能幫你寫出漂亮的文章一樣。例如你學會了公開演說的技能,你的演講水准確有提高,但如果缺乏必要的天生才干,你就永遠不可能像鮑威爾將軍那樣。二,有一些活動幾乎本質上無法分解為步驟。比如體諒,無論你多聰明,你能把體諒分解成一系列准確界定的步驟嗎?真正的體諒就是這樣,直接、迅疾,本能。如果仔細琢磨,會發現真正的力排眾議也這樣,真正的戰略思維也這樣,真正的發明創造也這樣。技能的底線就是技能有助于傳授頂級業績的秘訣。學會一門技能,能幫助你進步,但無法彌補才干的欠缺。反過來,如果技能和才干相結合則無比寶貴。 0 0 0
- 有什麼會阻礙你發展自身優勢嗎?有,就是你自己的不積極。聽起來很奇怪,但事實上許多人都不積極。許多人不悉心研究自身優勢,相反,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來研究自己的弱點。例子,曾問很多國家的人“你認為哪種做法最有助于自身進步,是了解你的優勢,還是了解你的弱點?”不管國家、年齡、貧富、教育程度,得到的回答幾乎相差無幾,弱點。最重視優勢的文化是美國,有41%選擇優勢,最不注重優勢的文化是日本和中國,只有24%的人認為是優勢。有趣的是,各種文化中選擇優勢最多的都是55歲以上的老年群體。 0 0 0
- 為什麼才干對發展優勢如此重要? 對優勢的根本檢驗在于你能否持久地把一件事做得幾乎完美。每天你在工作中都要做出很多決定。我們所關注的是成千上萬個小決定,先解決難題還是簡單題?來電話馬上接聽還是不予理睬?拿起電話會用什麼語氣?一個接一個,小選擇源源不斷出現。由于無暇對每個細小決定進行理性思考,你不得不做出下意識的反應。面對這種情形,大腦會順其自然地尋找並跟著阻力最小的路徑,即你的才干。這些所有小決定的總和,幾乎都是由你的才干,即你的突觸聯結所做出的。通過學習,你可能編織一些新的聯結,但你不可能學會重塑你的整個網絡。你剛剛獲得的新技能或許能影響個別決定,由于決定太多太快,你的技能難以封閉你的快速通道,並使你的行為發生持久而重大的改變。 0 0 0
- 但也不用誇大人與人之間的天生區別,很顯然,我們並沒因為我們的特性而完全孤立。我們每個人都分享同伴的許多思想和感覺。無論成長的文化背景如何,我們都熟悉諸如恐懼、痛苦、羞恥和自豪等等的情感。例如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史蒂文•平克在他的《頭腦怎樣工作?》中描述的一個實驗,新幾內亞高原土著人能准確識別白人照片中的情感。所以,無論我們的文化傳統多麼不同,我們的確能夠相互交往?但人類經驗的范圍是有一定限度的,在這些范圍內,存在著不可忽視的差異和多樣性。無論種族、性別和年齡,有的人喜歡壓力,有的人拈輕怕重;有的人渴求功名,有的人與世無爭;有的人爭強好勝,有的人息事甯人。人與人最有趣的差別正是取決于每個人的精神網絡。 0 0 0
- 滿足是揭示才干的最後一條線索。你最強固的聯結有一個結構性的特點,就是你使用它們時,會感覺良好。看似簡單到家,但大自然還對我們玩了一個把戲,在我們心中根植了一些反社會的沖動。例如,你有沒有發現自己在別人失誤時幸災樂禍?你有沒有想要讓別人當眾出丑的沖動?盡管這有失體面,但許多人都這麼做,這些行為的共同點就在于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這屬于不良行為,應予以避免。而這種喜歡用自身才干對別人幸災樂禍的人應當反思他們的價值觀。要把你的焦點對准那些可以為你帶來心理動力和滿足的積極活動,這樣會受益良多。 0 0 0
- 為什麼那麼多人不願關注自己的優勢?理由繁多,因人而異,但所有這些理由都起源于3個最基本的擔心:害怕弱點,害怕失敗和害怕真實的自我。 0 0 0
- 你的我油然而生的反應固然提供了最清晰的才干線索,但你不妨再記三個線索:渴望、學得快和滿足。渴望揭示了才干的存在,特別是年幼時就感覺到的渴望。例如畢加索13歲就上了成人美術學院,莫紮特12歲時完成了他的第一部交響樂。這些固然是一些舉世矚目的例子,但同樣適用于我們每個人。或許由于遺傳,或許由于你的早期經曆,你在童年時就發現自己喜歡某些活動,而討厭另一些活動。這些兒時的激情源自你大腦中的突觸聯結,較弱的聯結對你的影響十分微弱,最強固的聯結勢不可擋,它們如同強大的磁石,不斷把你吸引過去,你感受到了它們的引力,繼而產生渴望。 0 0 0
- 大腦是一個奇特的器官,因為它似乎是倒著長的。你的肝髒、腎髒的皮膚等開始時很小,然後逐漸長大,直至成人。而大腦正相反,你的大腦很快就長大,然後開始縮小,直至成人。同時令人費解的是,隨著大腦越變越小,你卻越變越聰明。要理解大腦秘密就在“突觸”,它是兩個腦細胞(神經元)之間的聯結,使細胞相互溝通。神經教科書上說“行為取決于大腦神經元之間的正常聯結的形成。”通俗說來,就是你的突觸決定了你的才干。 0 0 0
- 我們的忠告“發揮你的優勢和控制你的弱點”,不難理解,但付諸行動卻非易事,建立輝煌人生畢竟是充滿挑戰,還涉及諸多變量:你的自我意識、你的成熟度、你的機會、你身邊的人以及你無法躲避的人,等等。然而,我們能提供三個幫助你的工具: 1、學會如何區別你的天生優勢和你能學會的東西。才干。人是適應性很強的動物,只要對我們足夠重要,我們做任何事總能有所改進,但想要建立優勢,必須具備某種天生才干。才干是你油然產生並貫穿始終的思維、感覺或行為模式。知識由所學的事實和課程組成。技能是做一件事的步驟。三者合在一起就構成了你的優勢。在多種工作中,你都能夠獲得必需的技能和知識,直到你基本勝任,但無論什麼工作,如果你缺乏必需的才干,你就絕不可能做出持續的、近乎完美的表現 0 0 0
- 為了發展你的優勢,在知識里你需要2種定義分明的知識。 1、事實類知識,即內容。比如學習語言時的詞彙,銷售員要了解產品特點,飛行員了解呼叫信號等。事實類知識雖不能保證業績優越,卻是獲得優越所不可或缺的,它幫助你入門。 2、經驗型知識,既不能在教室里教授,也不能在手冊中找到,它需要你刻意在實踐中積累和保持。一部分是實際的,例如,做電視節目要記住時刻布置舞台,無論節目多別出心裁,如果觀眾不能馬上知道眼前是誰和為什麼是ta,就會很快換台。銷售主管發現目標客戶是母親,廣播廣告比電視廣告有效。每一種環境都提供學習的機會。另一部分比較抽象,如價值體系和自我意識。如果要增強優勢,就必須不斷磨練它們,讓兩者都能發展成熟。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