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 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 咨之以計謀而觀其識, 告之以禍難觀其勇, 醉之以酒而觀其性, 
臨之以利而觀其廉,期之以事而觀其信。0
 0
 0 
  1
 拷貝
 二維碼
 
《諸葛亮詩詞》
 
    
    
 《諸葛亮詩詞》[40句]
-  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
 0
 0
 0 
-  喜不應喜無事之事,怒不應怒無怒之物。
 0
 0
 0 
-  亮再不能興兵討賊,悠悠蒼天何薄于我。
 0
 0
 0 
-  非甯靜無以成學。
 0
 0
 0 
-  怠慢則不能不開精,險躁則不能理性。
 0
 0
 0 
-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0
 0
 0 
-  兵還在寡,而在于如何調遣。
 0
 0
 0 
-  “吾自出茅廬,戰無不勝,攻無不取。汝蠻邦之人,何為不服?”
 0
 0
 0 
-  淡泊以明志,甯靜而致遠。
 0
 0
 0 
-  欲思其利,必慮其害,欲思其成,必慮其敗
 0
 0
 0 
-  甯靜以致遠,淡泊以明志。
 0
 0
 0 
-  夫學須志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0
 0
 0 
-  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尸走肉耳。
 0
 0
 0 
-  統治者必須具備外柔內剛的氣質
 0
 0
 0 
-  勢利之交,難以經遠。
 0
 0
 0 
-  最終極的王霸之術,是仁術。
 0
 0
 0 
-  不愛尺壁而重愛寸陰,時難遭而易失也。
 0
 0
 0 
-  有文事必有武備
 0
 0
 0 
-  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
 0
 0
 0 
-  夫知人之性,莫難察焉。美惡既殊,情貌不一,有溫良而為詐者,有外恭而內欺者,有外勇而內怯者,有盡力而不忠者。然知人之道有七焉: 
一、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 
 
二、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 
 
三、咨之以計謀而觀其識; 
 
四、告之以難而觀其勇; 
 
五、醉之以酒而觀其性; 
 
六、臨之以利而觀其廉; 
 
七、期之以事而觀其信。 
夫為將之道, 有八弊焉: 
一、貪而無厭; 
二、妒賢嫉能; 
三、信讒好佞; 
四、料彼不自料; 
五、猶豫不自決; 
六、荒淫于酒色; 
七、奸詐而自怯; 
八、狡言而不以禮。
 0
 0
 0 
-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曉人和,明陰陽,懂八卦,曉奇門,知遁甲,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自比管仲樂毅之賢,抱膝危坐,笑傲風月,未出茅廬,先定三分天下。
 0
 0
 0 
-  勸農業,無奪其時。
 0
 0
 0 
-  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 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 咨之以計謀而觀其識, 告之以禍難觀其勇, 醉之以酒而觀其性, 
臨之以利而觀其廉,期之以事而觀其信。
 0
 0
 0 
-  聖人之治理也,安其居,樂其業
 0
 0
 0 
-  志當存高遠。
 0
 0
 0 
-  大事起于難,小事起于易
 0
 0
 0 
-  甯靜致遠
 0
 0
 0 
-  庶事精煉,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
 0
 0
 0 
-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0
 0
 0 
-  貴而不驕,勝而不悖,賢而能下,剛而能忍。 
譯文:身居高位但不盛氣凌人,功勳卓著又不驕傲自大,有才能而能禮賢下士,個性剛直又能包容他人。
 0
 0
 0 
 
- 
諸葛亮(公元181年07月23日—公元234年08月2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與鳳雛齊名),漢族,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是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發明家、軍事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諡曰忠武侯;後來的東晉政權為了推崇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代表作有《前出師表》、《後出師表》、《誡子書》、《隆中對》等。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諸葛連弩等。 通天文,曉地理,有著胸懷坦蕩的大智慧。諸葛亮在後世受到極大的尊崇,成為後世忠臣的楷模,智慧的化身。成都有武侯祠,杜甫作千古名篇《蜀相》贊揚諸葛亮諸葛亮(公元181年07月23日—公元234年08月2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與鳳雛齊名),漢族,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是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發明家、軍事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諡曰忠武侯;後來的東晉政權為了推崇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