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线无战事》[17句]
    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

    《西线无战事》(德文原名:Im Westen nichts Neues 英文原名: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发表于1929年,以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的名字发表在《福斯报》(中间名“玛利亚”用以纪念其母亲),翌年单行本出版,共分十二章。《西线无战事》讲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主人公保罗和他的三个同学受“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欺骗宣传上了战场。在战争中他们目睹战争的残酷性和毁灭性,眼看着一个个战友相继死亡,他们的英雄主义幻想破产了,內心发生了变化,开始对战争怀疑、厌恶甚至憎恨。这部小说是一战时期被毁火的德国青年一代的控诉书,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以异乎寻常的真实、毫不留情地揭开了这场所谓神圣的、美丽的战争的面纱,表现了极为鲜明的反战主题。这本书一出版就引起无与伦比的轰动效应,先后被译成29种文字,销量高达800万册,尤其受到当地青年的热烈欢迎。
    我是一个高中生,叫博伊默尔。1914年8月,德国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我的老师是一个好战分子,积极鼓励我们投笔从戎,去当步兵。我们的校长也不停的向我们进行长篇大论,于是,我们来到战场,我们一起来的有4 名同学,其他三个人是喜欢深思的克罗普,在炮火中还苦苦背诵物理定律的米勒,对女人兴致颇高的勒尔,那年我们都是19岁,和我们在一起的还有4 个人,有我们的“首领”、坚强机智的老兵卡特辛斯基,一心思念家乡与爱妻的农夫德特林,身体高大的挖煤工夫韦斯特胡斯以及食欲惊人的钳工恰登。
    我们8人虽都来到战场,但是不论是谁,都不清楚我们为什么出来打仗。初入战场,进入火线,参加战役时我们带有各自不同思想感情及遭遇,在这里,我们患难与共,互相帮助,情同兄弟。
    进入军营,我们首先受了10个星期的军事训练,这段时期所进行的培养改造,比在学生时代的10年更具有决定意义。我们懂得了,一颗擦亮的纽扣要比4 卷叔本华的着作更为重要。我们先是惊讶,接着怨恨,最后是满不在乎。我们承认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精神,而是靴刷;不是思想,而是制度;不是自由,而是操练。
    就这样,我们这群抱着爱国热心的年轻人,怀着对英雄精神的崇拜走出校门,经过短期训练就被送上了战场。然而一到前线,我们原先对人生乃至战争的理想以及那一层浪漫主义色彩全都破灭了。
    在前线,我为所目睹的一切痛苦不堪:我们肮脏得自己都难以忍受,浑身虱子而且不时饥寒交迫;听到的是枪炮声与轰炸声,要不就是牺牲的人在临终前的惨叫声;看到的是硝烟弥漫、一片火海以及遍地血流和尸体。前线是一个神秘的漩涡……我总觉得那涡流的吸引力正在缓慢地、无法逃避地、不可抗拒地把我吸进去。我不住的为濒临死亡、走向天国的战友默默地祷告,但每次祷告都被现实彻底击碎,我在战场上变得有些唠唠叨叨,在看到一个人的死亡之后,我不禁自言自语道:“我亲眼看见他死去,在这之前我还不知道死是怎么一回事。”
    0 0
此专辑的句子
  • 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

    0

    德国小说家,主要由于着有《西线无战事》(1929)一书而知名。这部小说可能是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最着名和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雷马克18岁被徵入伍,在战斗中多次负伤。战后在他写作小说期间,雷马克担任赛车手和体育记者。《西线无战事》的情节就是描述士兵在战壕中刻板的日常生活,他们似乎没有过去,也不会有将来。它的书名,即战报中公式化的语言,很能体现那冷漠和简洁的风格,以轻描淡写的语言纪录每日的战争恐怖。该书出版后立即在国际上获得声誉,1930年根据它拍成的美国电影也同样获得成功。它的续篇《归途》(Der Weg zuruck,1931)描写1918年德国的崩溃。1932年雷马克离开德国,前往瑞士。1933年他的书被纳粹党查禁。1939年他流亡美国,1947年入美国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他定居在瑞士的龙科港(Porto Ronco),直至去世。他的其他几部作品多写欧洲政治动乱的牺牲者,其中有些相当成功并拍摄成电影,但风评都不及第一本书。
更多相关句子
看看其他标签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