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辑:
《列子·說符》[8句]
下辑:
《列子·仲尼》[3句]
- 非其名也,莫如靜,莫如虛。靜也虛也,得其居矣;取也與也,失其民矣。事之破為而後有舞仁義者,弗能複也。 0 0 0
- 欲剛,必以柔守之;欲強,必以弱保之。積于柔必剛,積于弱必強。觀其所積,以知禍福之鄉。 0 0 0
- 神遇為夢,形接為事。故晝想夜夢,神形所遇。故神凝者想夢自消。信覺不語,信夢不達,物化之往來者也。古之真人,其覺自忘,其寢不夢,幾虛語哉? 0 0 0
- 人不尊己,則危辱及之。 0 0 0
- 孔子與子貢論死 子貢對學業有點兒厭倦了。一天,他對老師孔子說:“願有所息(休息)。”孔子說:“生無所息。”子貢說:“然則賜(子貢名端木賜)息無所乎?”孔子說:“有焉耳!望其壙(音礦,墳墓),睾(音義同高)如也,宰(塚)如也,墳如也,鬲(音立,中空炊器)如也,則知所息矣。”子貢感歎道:“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伏(埋葬)焉。”接下來,孔子與子貢進一步分析了“死”:“賜,汝知之矣!人胥(都)知生之樂,未知生之苦;知老之憊,未知老之佚;知死之惡,未知死之息也。晏子曰:‘善哉,古之有死也!仁者息焉,不仁者伏焉。’死也者,德之徼(音叫,複歸)也。古者謂死人為歸人。夫言死人為歸人,則生人為行人矣。行而不知歸,失家者也。 0 0 0
- 吾側聞之,試以告女。其言曰:有生不生,有化不化。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生者不能不生,化者不能不化,故常生常化。常生常化者,無時不生,無時不化,陰陽爾,四時爾。不生者疑獨,不化者往複。 0 0 0
- 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其唯至人矣 0 0 0
- 能陰能陽,能柔能剛,能短能長,能圓能方,能生能死,能暑能涼,能浮能沉,能宮能商,能出能沒,能玄能黃,能甘能苦,能膻能香。它沒有知覺,沒有能力;但又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0 0 0
- 色盛者驕,力盛者奮,未可以語道也。 0 0 0
- 余音繞梁儷,三日不絕。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