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的見地與修道》[8句]
宗薩欽哲仁波切本書為深入淺出、精簡而全面的佛教通論,對佛教的義理、曆史和各種傳承有一個精確的綜觀。
本書澄清了許多佛教誤區,比如很多人以為佛教的目標是要消除自我,然而佛教真正教導的是,我們沒有什麼需要除掉的——根本無所謂存在或不存在,有的只是我們認為自我存在的幻覺,我們相信並緊抓著這種幻覺,以為它是真的。
比如“空性”不是某種堅實存在的物體,也不是空無所有或虛空。空性的意思是,雖然事物並不是天生具有某些特質,但也不是天生就不具有那些特質,這使得事物具有成為任何東西的可能性。而“輪回”是執著在幻覺上,“涅槃”則是執著在幻覺的消失上。涅槃就像是幻覺之後的幻覺,如同電影結束之後,你還瞪著空白的銀幕——你仍然沒看到實相。
本書有助讀者提升對生命的信心,也是一部用來印證修行的可靠之書。
上辑:
《人間是劇場》[15句]
下辑:
《八萬四千問》[10句]
- ☀ 一天之中,一小時之中,甚至于一分鍾內,我們都能夠體會六道——因為不同的道只是不同的心態而已。 0 0 0
- 避免制造頭痛的第一步,就是不要再用頭去撞牆——這就是“出離”。 0 0 0
- 只有當你不再被這個榨取所有時間、精力和注意力,而且無休止地試圖滿足自己,卻永不滿足的“自我”所奴役的時候,真正的愛才有可能。 0 0 0
- 改變你的發心,就能成就慈悲,而不是非要改變現象界的任何東西。 0 0 0
- 二元對立表示我們只見到事物的一面,也就是我們這一面。我們習慣性地改編實相,以便能看到自我的版本。由于自他分別以及拼命地執著“自我”,所以我們除了自我的見解外,什麼也看不見。二元對立使我們和其他的人/事/物分開,嚴重限制了生活中的可能性,因為沒有其他的想法或建議可以不經改編地進入我們心中。 0 0 0
- 不僅不執取自我的存在,同時也不執取自我的不存在。 0 0 0
- 自我永遠都覺得它的判斷、觀察和體驗都很重要,因此對每件事都小題大做,無法放松地隨事情自然發展。 0 0 0
- 沒有獨立存在的左,也沒有獨立存在的右。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