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經典語錄
- 蔣方舟
- 《我承認我不曾曆經滄桑》
-
《我承認我不曾曆經滄桑》[28句]
蔣方舟《我承認我不曾曆經滄桑》是中國作家蔣方舟二十歲後,首度雜文結集,寫作生涯的成人禮。2008年,作者入讀清華大學,轉眼五年過去,本書由作者精選過往五年文章而成,既是對此一階段生活的總結和揮手告別,書中隨處可見的自省、平實有力的記錄,也標志著作者在寫作上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2008年秋天,作者進入清華大學就讀,2012年畢業,受聘為《新周刊》雜志副主編。回首過往五年,課業之外,作者亦經常參與公共話題的討論及多種社會活動,生活不可謂不豐富不精彩。然而在忙碌與喧騰背後,作者卻漸感迷失與困惑:參與的討論越多,離真相仿佛越遠;戰斗檄文式的文章越寫越多,卻越來越不喜歡自己劍拔弩張的嘴臉。
《我承認我不曾曆經滄桑》本書由作者過去五年發表的各類文章精選而成。在書中,作者選擇暫時回避各種大而化之的議論,退而反思自己的寫作與成長曆程,觀察被時代綁架的一代年輕人——他們的童年早早消逝,青春期過早覺醒,他們過早地發現了成人世界的虛偽,更過早地被拋入一個充滿競爭與爭斗的世界——試著描摹群像,剖析標本。同時,在十七年的寫作之後,重尋寫作的意義,思考作家與時代的關系,袒露內心的文學地圖。
上辑:
《麻辣變形計》[19句]
- 一直以來,我最羨慕的都是這段路上的慢行者,靜止的人——無事此靜坐,一日當兩日。坐對一叢花,眸子炯如虎。換言之,做一個自由的人,心不為形役,形也不為心役,坐擁一整塊無人的疆域。 0 0 0
- 做一個自由的人,心不為形役,形也不為心役,坐擁一整塊無人的疆域。 0 0 0
- 我們每往前活一天,就進一步被遺留在“曆史”的墳塋里。 0 0 0
- 時代的火車往前開,拉著那些願意的,拖著那些不願意的。 0 0 0
- 每條街道都有屬于自己的幽靈,每顆石子都藏著自己的記憶,每一個生于斯長于斯的人都從街道中截取那些回憶,讓它們繾綣生長在自己的腦海中,久而久之,甚至忘了那是聽來的故事,還是自己的經曆。 0 0 0
- 盲人的國度里,獨眼人能稱王,因為他擁有了自由。 0 0 0
- 野蠻人並不是等來的,而是被制造的。 0 0 0
- 我們的謊言是純淨的。 0 0 0
- 網絡提供了一個脆弱的高台,更徹底地抽身于現實生活,它提供了一種局外人的目光,教會我們更批判地看待我們成長起來的世界和社會習俗。 0 0 0
- 青春這個大園子,有點美麗,有點誘惑,有點危險,就是沒有用。 0 0 0
- 我們每往前活一天,就進一步被遺留在“曆史”的墳塋里,總有一日,都成標本。 0 0 0
- 故鄉是用來懷念的。故鄉是用來美化的,故鄉是用來失望的。 0 0 0
- 中國人擅長相忘,我和中國倒是一路相望,不曾相忘。 0 0 0
- “女人最適宜的職業是看護和教育兒童,因為她們本身實際上就很幼稚,輕佻漂浮,目光短淺,一句話,她們的畢生實際就是一個大兒童——是兒童與嚴格意義上的成人的中間體。,肥臀與短腿的女人是美好的,女人的美都與性沖動緊密相關。與其說女人是美麗的,還不如把她們描述為沒有一點美感的性。” 0 0 0
- 從小到大,我們只知道一件事:社會只分輸家贏家,而沒有棄權家。 0 0 0
- 我自己倒覺得我從小到大並無坎坷,不覺得有什麼憤怒非吶喊不可,有什麼委屈非呻吟不可,但是大家都指著自己的傷口雪雪呼痛,我不和一嗓子自己也覺得不好意思。 0 0 0
- 讀者在書店流連挑選,作家卻無法挑選他的讀者,這是作家的宿命。 0 0 0
- 對一個人,巨大的安甯與幸福,往往來自于對“獻身”行為的享受和自我欣賞,而不是來源于索取。 0 0 0
- 人一老,最明顯的外在表現是他們對外在的人事失去了敏銳。 老人最大的福利,就是再沒有與龐大的大世界和逼仄的小世界搏斗的義務。所謂「天倫之樂」,不過是人生在尾聲中終于得空喘息。然而,正是因為不必搏斗,他們不僅荒廢了武功,鏽了兵器,對外界刺激的被動反應都變得遲鈍。 0 0 0
- 所有的壓抑和窒息都自己吞咽消化。面對龐大的審核關卡,人沒有個人價值,只有整體價值。她的價值混在沒有意識的人群中,只是一個永恒不變的純粹分數,取決于他身上增加了多少馴服溫順的成分。 0 0 0
- 人心像是早就被烤成了灰燼,用手一撚,不過是多了一層灰。 0 0 0
- 三十而立,立的也不過是安身立命的立;全副武裝,對抗的不過是不斷攀升的房價走勢。 古人說三十而立,說明三十歲已經是很關鍵決絕的歲數了。三十歲,已經決定了後半生定格的形態。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古人壽命短,所以生命周期都壓縮加速,反正我周圍的80後,都仍保持著“二十而蹲”的姿勢,他們將立未立,下一個動作還曖昧未卜,不知道會昂然地頂天立地,還是會撲通一聲跪倒在地。 0 0 0
- 黃金年代永遠在身後。無人能夠改變的是,時代的火車往前開——拉著那些願意的,拖著那些不願意的。 0 0 0
- 青春這個大園子,有點美麗,有點誘惑,有點危險,就是沒有用。但若全拔了無用的勞什子,改種飽腹的卷心菜,伊甸園變成菜園子,未免也太可惜了。 0 0 0
- 世界並非是不完美的,或是正處在一條緩慢通向完美的路上;不,它在每一個瞬間都是完美的,一切罪惡本身就已經蘊含著寬恕,所有的小孩本身已經蘊含著老人,所有嬰兒都蘊含著死亡,所有瀕死者都蘊含著永恒的生命……學會愛這個世界,不再拿它與某個我所希望的、臆想的世界相比,與一種我憑空臆造的完美相比,而是聽其自然,愛它,樂意從屬于它。 0 0 0
- 記錄本身,即已是反抗。 0 0 0
- 社會看起來是仇富的,但仇富的本質是仇窮,權利和錢仍是僅有的被認可的追逐目標。身為屌絲,向往的仍然是逆襲的故事。 0 0 0
- 滄桑,唯有經曆,才是滄桑。人間正道,非得親自嘗遍各種滋味,才有資格對其發表演講。只有經過日日夜夜囿于自習室的煎熬,你才能真正明白什麼是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明;只有經曆過把畢生所學用在實處卻不堪一擊的脆弱,你才能真正懂得“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接受過歲月風沙的洗禮和生活瑣碎的折磨,你才能真正萌生把握命運獨立生活的信心。沒有經曆就不會懂得,不會懂得就不能如實評價。或許在看遍別人的滄桑以後,不曾親身經曆的事物也可以讓人感同身受,但真正面對它的時候,曾經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想法,與你體會到的,絕對不會完全相同。那些細枝末節的差異,或許才是人生的真諦所在。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