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的面包屑生活》[5句]
    安娜·昆德兰

    “一天开始于一间茶室。一封封E-mail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她背上相机,跋涉于山野,寻找拍摄值得想值得品值得看的素材。这里有清新可爱的空气、草地花朵和湿润泥土的气息,有春日签名一般的芬芳,也有闻上去有些腐烂的森林味道。城市气喘吁吁的节奏让位给某种更缓更慢的东西。”
    从一幕幕朴素真实的生活场景到一幅幅流淌艺术气息的黑白摄影作品,从散发诱惑红酒芬芳的浮华世界到铁皮屋顶下的简约人生……
    纽约摄影师丽贝卡的世界曾经无比璀璨,眼下却似等待陨落的寂寞流星般黯淡。过往就像琥珀一般将她困住,而一个人的面包屑生活令她真正领悟。
    有听过旅日音乐人程璧的《我想和你虚度时光》吗?阅读完这本细腻温暖的作品,涌入內心深处的神奇感觉,也许就是想和一个人虚度时光。
    不过,最初总是一个人。一个人的简素日常,一个人的小确幸,一个人的漂泊时光。怎么在这段不可避免的岁月里怡然生活,最后,无论是一人还是有了那个他/她,都能过幸福的日子、真的拥有了生活呢?
    遇见,一个人的清简生活;找寻小确幸里的人生觉醒。
    一生,一瞬间。爱,来了;又走。爱情,似乎又来了。
    “在安娜·昆德兰笔下,女性生活既有潇洒而优雅的部分,也有繁杂而琐碎的部分,它们交织在一起,组成色彩斑斓的真实。我推荐这本书,希望所有的人能与幸福生活携手并行。”——毕淑敏
    《一个人的面包屑生活》不仅是一本透着知性睿智、优雅而洒脱气息的别致佳作,也是一本精心制作的书籍,值得你捧在手心里品读。
    除高档的內文用纸外,它的书封设计真挚,耐人寻味,因为它映射了真实的生活——封面特意选用呈现碎屑之感的岩白帕斯博纸,洒上了咖啡渍,来表现生活繁杂而琐碎。生活的优雅和潇洒则体现在书腰的设计上。上百种纸样中,最终选用极雅致的锦絮炫彩进口纸张,素雅的白色与书籍外文书名的唯美烫白工艺相得益彰。
    那个面朝大海而坐的女子,象征的则是我们。在路上的我们一往无前,坚持着、勇敢着,下一刻终将春暖花开。
    0 0
此专辑的句子
  • 安娜·昆德兰

    0

    安娜·昆德兰(Anna Quindlen) 美国着名作家,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父亲是爱尔兰人,母亲则是意大利人。历史上第三个为纽约时报撰写社论对页专栏的女性。普利策评论奖得主。
    18岁,她以抄写员的身份加入《纽约邮报》,从此开始了在新闻行业的职业生涯
    19岁,母亲因为卵巢癌而去世,因此涉及到个人的写作时,大多聚焦于她死去的母亲
    1977年,昆德兰作为普通助理记者加入《纽约时报》。
    1983年,她被任命为都市版主编。从1981年到1983年间,她一直撰写“有关纽约”的专栏。
    1985年,因为生育,昆德兰离开《纽约时报》赋闲在家养育自己两个年幼的儿子,同时写作小说。
    1986年晚期,她重返该报的工作,开始写作“三十多岁的生活”专栏。两年之內,这个专栏开始在全国超过六十家报纸上刊登。
    1988年,她女儿的出生让她再次辞职。
    1989年,重新回到《纽约时报》。这一次,她开始写作《纽约时报》社论对页赫赫有名的专栏—— “公共与私人”。此时,她已经成为了该报历史上第三位享此殊荣的女性。1993年时,这些专栏文章的集结《大声的想》由兰登书屋出版,随后在三个月之中一直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
    1992年,因为这个专栏,昆德兰获得了普利策评论奖。
    1999年,重新回到新闻界的昆德兰选择了以《新闻周刊》作为舞台。而为了迎接这位新专栏作者的到来,《新闻周刊》在位于曼哈顿的四季酒店举办了一次鸡尾酒会。
    在主持专栏“最后的话”接近9年之后,2009年5月18日,她辞去了这一职务。
更多相关句子
看看其他标签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