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場之事,宜晦不宜明。其說有二:優孟衣冠,原非事實,妙在隱隱躍躍之間。若于日間搬弄,則太絕分明,演者難施幻巧,十分音容,止作得五分觀聽,以耳目聲音散而不聚故也。且人無論富貴貧賤,日間盡有當行之事,閱之未免妨工。抵暮登場,則主客心安,無妨時失事之慮,古人秉燭夜游,正為此也。然戲之好者必長,又不宜草草完事,勢必闡揚志趣,摹擬神情,非達旦不能告闕。然求其可以達旦之人,十中不得一二,非迫于來朝之有事,即限于此際之欲眠,往往半部即行,使佳話截然而止。予嘗謂好戲若逢貴客,必受腰斬之刑,雖屬謔言,然實事也。與其長而不終,無甯短而有尾。故作傳奇付優人,必先示以可長可短之法:取其情節可省之數折,另作暗號記之,遇清閑無事之人,則增入全演,否則拔而去之。
    0 0 0 5 拷貝 二維碼 《閑情偶寄》
《閑情偶寄》[16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