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坡云:“甯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不知能醫俗者,亦能醫瘦,但有已成竹未成竹之分耳。
——李漁
0
0
0
1
拷貝
二維碼
《閑情偶寄》
《閑情偶寄》[16句]
- 花肥春雨潤,竹瘦晚風疏。
0
0
0
- 奇山大水,笑之境也。霜晨月夕,笑之時也。濁酒清琴,笑之資也。閑僧俠客,笑之侶也,抑郁磊落,笑之胸也。長歌中令,笑之宣也。鶻叫猿啼,笑之和也。棕鞋桐帽,笑之人也。
0
0
0
- 觀場之事,宜晦不宜明。其說有二:優孟衣冠,原非事實,妙在隱隱躍躍之間。若于日間搬弄,則太絕分明,演者難施幻巧,十分音容,止作得五分觀聽,以耳目聲音散而不聚故也。且人無論富貴貧賤,日間盡有當行之事,閱之未免妨工。抵暮登場,則主客心安,無妨時失事之慮,古人秉燭夜游,正為此也。然戲之好者必長,又不宜草草完事,勢必闡揚志趣,摹擬神情,非達旦不能告闕。然求其可以達旦之人,十中不得一二,非迫于來朝之有事,即限于此際之欲眠,往往半部即行,使佳話截然而止。予嘗謂好戲若逢貴客,必受腰斬之刑,雖屬謔言,然實事也。與其長而不終,無甯短而有尾。故作傳奇付優人,必先示以可長可短之法:取其情節可省之數折,另作暗號記之,遇清閑無事之人,則增入全演,否則拔而去之。
0
0
0
- 聖歎之評《西廂》,可謂晰毛辨發,窮幽極微,無複有遺議于其間矣。然以余論之,聖歎所評,及文人把玩之《西廂》,非優人搬弄之《西廂》也。如其至今不死,自撰新詞幾部,由淺及深,自生而熟,則又當自火其書,而別出一番詮解。甚矣,此道之難言也。
0
0
0
- 孤潔以駭俗,不如和平以諧俗(與時俗相諧合);嘯傲以玩世,不如恭敬以陶世(陶冶教化世俗);高俊以拒物,不如寬厚以容物。
0
0
0
- 或將古書舊戲,用長房妙手,縮而成之。但能沙汰得宜,一可當百,則寸金丈鐵,貴賤攸分,識者重其簡貴,未必不棄長取短,另開一種風氣,亦未可知也。
0
0
0
- 演新劇如看時文,妙在聞所未聞,見所未見,演舊劇如看古董,妙在身生後事,眼對前朝。然而古董之可愛者,以其體質愈陳愈古,色相愈變愈奇。如銅器玉器之在當年,不過一刮磨光瑩之物耳,迨其曆年既久,刮磨者渾全無跡,光瑩者斑駁成文,是以人人相寶,非寶其本質如常,寶其能新而善變也。使其不異當年,猶然是以刮磨光瑩之物,則與今時旋造者無別,何事什佰其價而購之哉?舊劇之可珍,亦若是也。
0
0
0
- 東坡云:“甯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不知能醫俗者,亦能醫瘦,但有已成竹未成竹之分耳。
0
0
0
- 編戲有如縫衣,其初則以完全者剪碎,其後又以剪碎者湊成。剪碎易,湊成難,湊成之功,全在針線緊密。一節偶疏,全篇之破綻出矣。每編一折,必須前顧數折,後顧數折。顧前者欲其照映,顧後者便于埋伏。照映埋伏,不止照映一人,埋伏一事,凡是此劇中有名之人,共涉之事,與前此後此所說之話,節節俱要想到。甯使想到而不用,勿使有用而忽之。
0
0
0
- 聲音之道,絲不如竹,竹不如肉,為其漸近自然。吾謂飲食之道,膾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漸近自然也。
絲者,弦樂也;竹者,管樂也;肉者,聲樂也。
0
0
0
- 古云:“尤物足以移人”。尤物維何?媚態是已。世人不知,以為美色。烏知顏色雖美,是一物也,烏足移人?加之以態,則物而尤矣。
…
媚態之在人身,猶火之有焰,燈之有光,珠貝金銀之有寶色,是無形之物,非有形之物也。惟其是物而非物,無形似有形,是以名為尤物。尤物者,怪物也。不可解說之事也。凡女子,一見即令人思之而不能自已,遂至舍命以圖,與生為難者,皆怪物也,皆不可解說之事也。
0
0
0
- 選劇授歌童,當自古本始。古本既熟,然後間以新詞,切勿先今而後古。何也?優師教曲,每加工于舊,而草草于新,以舊本人人皆習,稍有謬誤,即形出短長;新本偶爾一見,即有破綻,觀者聽者未必盡曉,其拙盡有可藏。且古本相傳至今,曆過幾許名師,傳有衣缽,未當而必歸于當,已精而益求其精,猶時文中“大學之道”、“學而時習之”諸篇,名作如林,非敢草草動筆者也。新劇則如巧搭新題,偶有微長,則動主司之目矣。故開首學戲,必宗古本。
0
0
0
- 乃既生以口腹,又複多其嗜欲,使如溪壑之不可厭;多其嗜欲,又複洞其底里,使如江海之不可填。以致人之一生,竭五官百骸之力,供一物之所耗而不足哉!
0
0
0
- 婦人之衣,不貴精而貴潔,不貴麗而貴雅,不貴與家相稱而貴與貌相宜。綺羅文繡之服,被垢蒙塵,反不若布服之鮮美,所謂貴潔不貴精也。
0
0
0
- 午睡之樂,倍于黃昏。三時皆所不宜而獨宜于長夏,非私之也。長夏之一日,可抵殘冬之二日,長夏之一夜,不敵殘冬之半夜。使止息于夜而不息于晝,是以一分之逸,敵四分之勞,精力幾何,其能堪此?況暑氣鑠金,當之未有不倦者。倦極而眠,猶饑之得食,渴之得飲,養生之計,未有善于此者。
必先處于有事,事未畢而忽倦,睡鄉之民,自來招我。
予最愛舊詩中有“手卷拋書午夢長”一句。手書而眠,意不在睡,拋書而寢,則又意不在書。所謂莫知其然而然也。
0
0
0
- 物唯求新,新者也,天下事物之美稱也。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