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揚棄了獸的圖騰,中國人並沒有放棄部族共存的觀念,只是把它更理想化、現實化了。落實在最普通不過的生活百態上,肯定了現世中的人。對自然沒有畏懼,對神沒有向往,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帝力于我何有哉”的中國人。這種樂觀、樸素而現世的美學,在春秋萌芽,體現在最早的人向藝術上。經過戰國前後各種地方色彩的激蕩,在理性與感性、紀律與浪漫各個極端擺蕩,到了漢代,完成了一種庶民文化的典型。不同于埃及,不同于希臘,不同于印度,是現世而樸素的,是平凡而廣泛的,成為中國以後文化符號最重要的基礎。
    0 0 0 4 拷貝 二維碼 《美的沉思》
《美的沉思》[1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