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人的評價好聽還是難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怎麼對待。處理得好,好聽的話是鼓勵,難聽的話是激勵;處理不好,好聽的話是奉承,難聽的話是傷害。 0 0 0
- 放下自己的感受,去體諒他人,真正的愛,是沒有執著、沒有要求、沒有期盼的。 0 0 0
- 現實生活中,我們內心有種種壓力、糾結,很多時候,如果有人傾聽自己的痛苦,我們心里就會舒緩很多。而能夠傾聽我們痛苦的人,一定是能夠尊重自己痛苦,而不是再施予痛苦者一番道理的人。 0 0 0
- 真正聽得進去別人說話,其實是要我們空出心來,如是才能精准地接收到對方所要傳遞的信息,才能更好地修正自己原有的認知,強大自己的心量。 0 0 0
- 懂得道理不難,難的是放下自己的想法,去接受、理解、傾聽、尊重別人,那一刻需要很大的勇氣和力量來突破。 0 0 0
- 人之所以不快樂,是因為把該提起的放下,把該放下的提起,猶如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拔去鮮花、遍種毒草,造就滿目淒涼。 0 0 0
- 沉浸在自己的煩惱中,很難完全看清事實的真相,向上走的每一步中受的苦都是資糧。 0 0 0
- 良好的溝通,並非要承認對方所說的一切都是正確的,而是首先在心態上去理解、尊重、接納。 0 0 0
- 諸法無自性,成功是因為有成功的因緣,失敗是因為有失敗的因緣,只要我們去改變因緣,就能改變結果。相信自己會改變、會成長,而不是一直用負面的心去退縮。 0 0 0
- 不要把別人對不起自己的事放在心里,不要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比如下雨,那撐傘就好了,不要去記恨老天爺。 0 0 0
- 要有放得下的灑脫,要有拿得起的擔當,凡事要“認真而不當真”。 0 0 0
- 自信不能變成自滿,“滿”就是到頭了,沒有什麼可以學習的東西了。自信是相信自己有學習、成長的能力,不懼每一次挑戰和失敗,而非和別人比較而產生的驕傲。 0 0 0
- 外在的意見要聽取,但不能完全受制于此。聽取意見是為了把事情做得更好,而不是追求他人的肯定,不要混淆了目標與方法。 0 0 0
- 人如果不知道別人對自己有恩,不知道要去感恩,那活著就會覺得很沒有意思。 0 0 0
- 聽話不是表面功夫,也不是機械教條,而是真正學會懂得用心。 0 0 0
- 人如果總是排斥現在的因緣,總覺得還有更好的自己沒有遇到,那就會永遠生活在遺憾和悔恨之中。完美不是外在的,自己能把握好當下,問心無愧,讓將來不為現在後悔,就是“完美”了。 0 0 0
- 一個人有沒有智慧,第一個條件,就是看他會不會聽話。 0 0 0
- 只有我們自己的內心不執著,才能比較智慧地認識一個人,乃至幫助他。否則,我們往往會被內心的偏見、誤解、懷疑引導,以為在保護自己,卻是不斷傷害自他。 0 0 0
- 去理解,去傾聽,與任何人溝通的前提,都是心中不要有成見。 0 0 0
- 別人言語的冒犯,如果是無意的,不需要計較;如果是有意的,更不需要領納。他人的言語並不能傷害自己,傷害自己的是內心對這些話的領納、解讀、回憶乃至聯想、放大,是自己的心把一個個外在的音節組合成一柄利劍,並刺傷自己。 0 0 0
- 無法忘記的,是記憶中的影子;停留于妄想,就是人的執著。過去的自他和現在的自他都已不同,這就是無常的真相。沒有人可以留住,人和人最好的關系就是一起成長。 0 0 0
- 放下自己先入為主的見解和想法,按照聽得見、聽得懂、聽得明白這樣的次第好好聽話,才有機會更好地解決自己的問題。 0 0 0
-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不是說服對方,而是理解對方;不是告訴對方,我多麼有能力,而是告訴對方,我願意接受你的想法,體恤你的感受。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