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春饼通常要配炒合菜。两盘炒菜一荤一素,荤的是蒜黄、肉丝炒粉丝,这不算稀奇,而另一盘素菜才是春饼的精华。那里有只属于初春的珍味—青韭和火焰儿菠菜,所谓“咬春”,正体现在这两样时鲜上。 0 0 0
- 酱炸好了,自然要拌面。北京人吃面除了三伏天要过水凉吃以外都讲究吃“锅挑儿”,就是刚出锅的面挑到碗里浇上佐料立刻进嘴。唯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面条儿的利落。若是怕面坨了,还可以浇两勺用开水冲泡的虾皮汤,不但嘴里透着顺溜,而且味道也更鲜了。 0 0 0
- 吃,从来是和礼仪紧密相关的。这些礼仪不仅关联时令节俗,更包括人生大事,比如出生、做寿、过世。北京人办这三件大事都讲究吃面条儿,有所谓“人生三面”之说,而这三顿面无一例外都要吃打卤面。 0 0 0
- 俗话说:“门前一树椿,春菜不担心。”其实香椿不只是春菜,打下来的香椿如果多得吃不了,可以用盐揉搓了储藏在坛子里做成咸香爽口的腌香椿,那可是四季皆宜的佐餐小菜。一坛腌香椿能够供一家人吃上一整年。坛子空了,香椿树上就又滋出了鲜嫩的芽叶。 0 0 0
- 有人把肉炸了再烧,这样做的肉不会收缩,看着漂亮,而且省火。不过炸过之后油会封在肉里,吃上两小块就难免腻了,而且口感也不够软烂。对于吃肉,首先是味,其次是香,再次才是色。好的红烧肉入口松润,咬上去有微弱的抗拒力,稍微一咀嚼就已酥烂无形。有些地方烧肉要加各种配料,比如冬笋烧肉、梅干菜烧肉、栗子烧肉、百叶结烧肉、鳗鲞烧肉等等。不过,至醇至纯的红烧肉只用鲜酱油和冰糖慢慢地焐,那才算得上是三个月忘不掉的肉味。 0 0 0
- 民间白煮肉在做法和吃法上和清宫里有了很大差别。一般是把带皮的五花肉洗净了切成大块,皮朝上放进大锅里,加上花椒、大料等调料熬煮。汤始终要咕嘟咕嘟开着,中途不能翻动,也不能添水。直煮到肉九成熟,用筷子一戳能透,用手能捏得动肉皮,就算行了。注意,煮肉的时候,调料里是不放酱油的。肉煮好了,捞出来晾凉了,切成薄得透明的大片儿,码放在盘子里,蘸上用酱油、蒜泥、葱花、辣椒油和香油勾兑成的料汁,就可以大快朵颐了。醇香的白肉嚼起来酥韧弹牙,筋道的肉皮让牙齿感觉到微微抗拒,反复咀嚼,入口化渣。 0 0 0
- 山东人善吃饺子,而且以薄皮大馅儿着称。现在台湾的饺子馆多数冠以“山东饺子”的美名,似乎唯有山东饺子才算正宗。山东饺子的馅料丰富之极—肉的、素的、甜的、咸的、大虾的、扇贝的……能有上百种之多,蕴含着齐鲁大地的无穷魅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这胶东沿海的鲅鱼饺子。其他地方鲅鱼很少,即使有,也都灰不溜秋不怎么新鲜。胶东沿海刚打上来瓦蓝的鲅鱼闪烁着银光,只有用这样的鲅鱼做出的饺子嚼起来才够鲜嫩够筋道,透着海鱼特有的活泛。在盛产美味的胶东,鲅鱼饺子虽算不上大餐,却是人们心底永远的念想。 0 0 0
- 炸酱可以单用京黄酱,也可以加些甜面酱。大豆酿的黄酱是醇香的,白面酿的甜面酱透着丝丝鲜甜,再放上有肥有瘦的大肉丁儿,荤素搭配,不紧不慢地炸上半个多钟头,火候到家时撒上喷香的葱花。用这样的酱拌面怎不让人感觉甘沃肥浓,香溢齿颊。炸酱还可以有许多变化,比如用炒鸡蛋代替肉的木樨酱,还有茄子丁炸酱、黄瓜丁炸酱,甚至可以用里脊、虾仁、玉兰片炸成鲜美的三鲜酱等等,种种滋味各不同。 0 0 0
- 胶东人吃鲅鱼讲究时令。每年四五月水温尚冷,鲅鱼生长速度虽然缓慢,但肉质紧致,入口弹牙,属最鲜美的时鲜。过了这个时节,鱼肉就显得懈怠。再要吃,只能等到八月后的秋汛。鲅鱼馅儿最忌讳有腥气,若想不腥,处理鱼肉时就必须非常干净仔细,特别是要把那层黑色的薄膜完全撕净,绝不能带一点皮和筋络,连靠近鱼皮那块红色的肉也不要用。 0 0 0
- 春饼的吃法丰俭由人,除了炒合菜,还可以配各种冷荤。最基本的要数切成条的松仁小肚儿和切成丝的酱肘子。若想再丰盛些,那可添的冷荤就太多了,比如炉肉丝、口条丝、酱鸡丝、火腿丝……甚至还可以用酱制的大排骨条,美其名曰“雁翅”。这些冷荤全被切成丝或条,是为名副其实的“脍不厌细”,寓意着一年里顺顺当当。 0 0 0
- 吃打卤面讲究卤多面少。盛上半碗面,浇上半碗卤,品尝的就是卤的醇香。不能搅拌,就那么边喝卤边吃面,感觉才更是味儿。若是一拌,卤就澥了,韵味全失。吃打卤面不能加醋,也不放其他菜码儿,这样才能充分体味打卤的滋味。打卤面是代表北京人家的面,不仅因为其味美,更由于它饱含着北京人的礼数。当然,今天想吃这口不必非等到办什么大事,随时都可以自己动手做上一碗,在解馋的同时品味人生中的每一天。 0 0 0
- 包鲅鱼饺子个头儿要大,大到一个足有十来公分。用超级大锅多煮些时候,捞到大盘子里,一个盘子也就装六七个。煮得的饺子白白胖胖,像粉嫩的小拳头,让人看着就想狂咬猛吃。吹散热气一口下去,饱含水分的饺子鲜得令人荡气回肠,用嘴唇轻轻一抿那软嫩的馅儿,浑身上下每一个毛孔都沐浴了渤海咸鲜的春风,那份销魂怎一个“爽”字了得! 0 0 0
- 料汁可不能直接浇在肘子上,讲究要蘸一片吃一片才更是味儿。若是浇在上面,没过多久泡上料汁的部分会腌得偏咸而易化,没沾的部分又缺滋少味。若是蘸着吃,每一片清爽的肘子都裹挟着醇厚腴润,浓香中透着清鲜。水晶肘子虽为大荤,吃起来却毫不油腻。闷热的三伏天吃上几片,既补充了被暑气消耗的体力,又带来一缕温润的清凉,多么惬意! 0 0 0
- 和鲅鱼馅儿和其他馅料不同,不能用刀剁,而是把剥皮去骨的鱼肉放进盆里用棍子砸,一边砸一边不断加进泡好的花椒水,这样才能彻底去除腥气并且使其鲜嫩多汁。之后调上姜汁、料酒等调料,还必须放上几大勺油让鱼肉滋润,再点缀上一小把提鲜的韭菜。之后一手把着盆,另一只手顺着一个方向搅呀搅,直搅到胳膊酸痛,鱼肉变成糨糊似的湿粘流动的鱼糜,这样吃起来才水嫩柔弱,光滑细润。 0 0 0
- 鲅鱼学名马鲛,体长,牙尖,游速快,长得跟小鲨鱼似的,是渤海、黄海里常见的凶悍鱼类。这种鱼个头儿大,八九斤重是常有的事,而且肉多刺少,很容易就能剔除那根大梁骨,剥去鱼皮,得到两大条子结实的梭子肉,切成大块焖炖或红烧,吃起来比吃牛肉还香。不过还有一种更具特色的吃法,那就是打成馅儿包饺子。 0 0 0
- 过生日吃“长寿面”的传统现在仍然在,不必多说。老人过世,三日之夕初祭,称为“接三”,悼客要吃“接三面”,意味着对逝者缅怀之情悠悠不断。这种风俗现在一些人家还有。与之相对的婴儿出生后第三天“洗三”的习俗已经彻底消失了。不过在早年间,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这项仪式必不可少,不仅是为了洗净婴儿身上的污垢,更寄托着一家人对孩子的祝福。 0 0 0
- 炸酱面的最大特色当然在于酱。北京人擅长吃酱很大程度上是受了旗人影响。努尔哈赤曾“以酱代菜”来强化部队给养,后来清宫御膳上更是四季离不开酱—春天吃的是“炒黄瓜酱”,夏天要有“炒豌豆酱”,立秋以后上“炒胡萝卜酱”,到了冬天讲究要吃“炒榛子酱”,这就是所谓“宫廷四大酱”。不过这些酱并不是调料,而是精致的压桌小菜。 0 0 0
- 蘸肘子的料汁也有说道。最简单的是“三合油”,也就是用香油、酱油、醋掺和成的混合油,通常还要加进颠好的蒜泥。若是讲究,也可以把几粒花椒放在香油里炸得焦煳,将滚烫的花椒油浇在碗里的酱油、醋上,只听“刺啦”一声,白雾升腾,泛起一股浓烈的麻香。 0 0 0
- “好吃不如饺子。”元宝似的饺子让人看着喜庆,吃着舒坦,是北方常见的家常饭。有传说称最早的饺子是张仲景的“祛寒娇耳汤”,是用羊肉和上辣椒做的,专治冻耳症,所以叫做“娇耳”,日久天长传成了“饺子”。这个传说未必可信,因为辣椒明代才漂洋过海传入中国。不过东晋葛洪的《字苑》里确实已经记载了饺子的做法:“锉肉,面裹,煮之。” 0 0 0
- 吃炸酱面一般要配上不同的面码儿。面码儿并不是花样越多越好,而要讲究个“顺四时”。比如清明前后刚滋出嫩芽的香椿,切一点细细的末子撒在碗里,整个屋子都清馨无比。新摘的小萝卜切成丝当面码儿,其清爽甜美是其他菜蔬无法比拟的。三伏天里配炸酱面吃的当然是顶花带刺的黄瓜。很多人吃黄瓜并不切,而是端着碗面,举着根黄瓜,吃两口炸酱面咬一口黄瓜,既便利又开胃。若是进了十冬腊月,外面冰天雪地,待在家里趁热吃碗炸酱面,配上开水焯过的大白菜头丝,浇上腊八儿醋,就上两颗腊八儿蒜,吃下肚去那叫一踏实。若再讲究,可以配上熏鸡丝、酱肚丝、火腿丝、纯黄花鱼肉烘制的鱼片……一碗朴素的炸酱面却也做得滋润调和、包罗万象,如同一段美妙的皮黄,蕴含着北京人的乐呵。 0 0 0
- 寒食,人们熄火冷食祭亡;清明,人们取新火踏青游春。禁火是为了出火,祭亡意在佑生。清明过后,天地明澈,空气清新,万物勃勃。青青的时光里咬一颗青团,任草香荡漾在唇齿之间,一转身,哇,春深已似海!青团的味道,是四月的味道,是江南人家的味道。若忆江南,就吃上一颗绿油油的青团吧! 0 0 0
- 广东的皮蛋瘦肉粥可谓大大有名。煲粥时,下进肉和姜丝,加进一颗切碎的松花蛋起到小苏打的作用。待粥煲得滚糯,皮蛋完全融在粥里,再把第二颗松花蛋切成小瓣撒进锅中。不多时,就煲出了一锅柔滑鲜香的粥糜。撒上葱花和薄脆一喝,每个毛孔都感到熨帖。 0 0 0
- 猫耳朵的做法非常简单。冷水和面略加些盐,几揉几醒后揉滚成手指粗的细长条儿,切成指甲盖大小的剂儿,然后放在撒了扑面的案板上用大拇指顺势一捻,面剂儿立刻两头翘起来,卷曲成小片,酷似一只小巧玲珑的猫耳朵。为了提高效率,可以双手齐上,左右开弓,一会儿就能捻出一大堆。若是改良一下,在案板上垫张寿司帘或盖垫儿,鼓起的外表还能印上漂亮的螺丝纹,看上去和意大利贝壳面似的。这个工作充满情趣,连小孩子都喜欢参与。不过这并不是最传统的做法。若按古法,无需案板,只要用左手无名指和中指夹住粗面条,右手揪下来一块面丁放在左手心上一捻就成了,感觉像是揪片儿,可又比揪片儿容易。 0 0 0
- 香椿吃法很多。有香椿炒鸡蛋、香椿拌豆腐,也可以焯熟了切成小粒和焖得稀烂的黄豆拌在一起,点上几滴香油做香椿豆。不过最经典的吃法还得说是外酥里嫩的炸香椿鱼儿了。调好的面糊加上苏打后略微饧饧,再和进少许素油。刚摘下来的香椿挑嫩芽洗净后用热水稍稍一烫,立刻变得翠绿。掸上干面粉蘸匀面糊,放进温油里炸。等到一颗颗裹着面糊的香椿在油锅里浮起,变成条条金黄灿烂的小鱼儿,赶紧用笊篱捞出来控净了油装在盘子里,撒上些椒盐,金裹翠玉般的香椿鱼儿就算做成了。拿筷子夹上一条,别急,小心烫,先用嘴轻轻吹吹,慢慢一咬,顿时满口异香从齿缝中窜入肺腑,每个肺泡里都充盈了春的气息。 0 0 0
- 立春时节,南方也有一种咬春的吃食叫春卷,是把肉丝和新挖的荠菜或者韭黄、冬笋丝加上调料,用半透明的春卷皮包裹成直筒,再下进温油锅里炸得焦黄酥香,吃起来皮脆馅嫩,丰腴而利口。无论是春饼或是春卷,都洋溢着鲜爽和滋润。春天,就是这么实实在在用牙齿咬到的。 0 0 0
- 粥虽简单,却是饮食之根本,熬好了并不容易。熬粥讲究用砂锅,一份米兑十份水,大火煮开,小火慢熬,中间不能停顿,也不能再加水,直熬得水米融洽,柔腻如一,表面上浮起一层油亮的米油才算熬到家。这样的粥盛在碗里透青如脂,稻香沁人。喝粥要喝新鲜的,不能让粥等了人,那会澥而不醇;必得是人等粥,才能品到鲜香甘美的真味。 0 0 0
- 做青团的艾草也有两种:一种是艾蒿,叶如丛丛鸟羽,做出的青团绿得深沉,闻起来有股别致的艾香;另一种是黄花艾,长长的叶子上有嫩白的绒毛,做出的青团绿得淡雅,有着菊花叶般淡淡的气息。艾青团不仅有甜的,还可以有咸的—那-是用雪菜、笋和肉做成的馅料,清香裹着肥润,正如江南的泥土。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