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曆正月十五的夜晚是一年中首個月圓之夜,古人稱夜為“宵”,又因為正月為元月,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叫上元節。依照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個皓月當空的夜晚,人們要點起萬盞彩燈,以表慶賀,並要出門賞月、燃放煙火、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闔家團聚、共慶佳節。元宵節始于漢朝,據說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惠帝劉盈死後,呂姓篡權,呂氏宗族掌管朝政。周勃、陳平等人在呂後死後,鏟除了呂姓勢力, 擁立劉恒為漢文帝。因為平息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從此每年正月十五之夜,漢文帝都微服出訪,與民同樂,以表紀念。並把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也在正月十五。司馬遷在“太初曆”中就把元宵節列為重要的節日。
    0 0 0 1 拷貝 二維碼 《中國民俗一本通》
《中國民俗一本通》[19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