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實是,信仰缺失之地未必沒有崇拜,神性不明之時,強人最易篡居神位。我們幾時缺了“神”麼?灶王、財神、送子娘娘……但那多是背離著神性的偶像,背離著信仰的迷狂。這類“神明”也有其性,即與精神拯救無關,而是對肉身福樂的期許;比如對權、財的攀爭。比如“樂善好施”也只圖“來生有報”。這不像信仰,更像是行賄或投資。所以,證明神務必先證明神性,神性昭然,其形態倒不妨入鄉隨俗。況且,其實,惟對神性的追問與尋覓,是實際可行的信仰之路。
    0 0 0 0 拷貝 二維碼 《活著的事》
《活著的事》[1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