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每一個兒童那里,事物都在不知疲倦地重現著它們的青春期,世界不斷地與其原初狀態重新發生聯系:首先觀看世界的人絕不是成年人。當他掙脫了先輩的束縛後,就能睜開眼睛直面事物及其階段;此外,在各種感覺和全部知識來源中,眼睛最能做到大智若愚,能夠靈活地回複到其久遠的無知狀態。……眼睛與光有天然聯系,因此只承受現在。真正使人能夠恢複與童年的聯系、重新接觸到真理生生不息狀態的,則是這種明澈、疏遠、開放的純樸目光。由此產生了兩大神話經驗——十八世紀的哲學最希望能夠以這兩種經驗作為自己的起點:身處未知國度的異邦觀察者和得見光明的天生盲人。
    0 0 0 1 拷貝 二維碼 《臨床醫學的誕生》
《臨床醫學的誕生》[8句]
  • 米歇爾·福柯

    0

    米歇爾·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年10月15日-1984年6月25日),法國哲學家和“思想系統的曆史學家”。他對文學評論及其理論、哲學(尤其在法語國家中)、批評理論、曆史學、科學史(尤其醫學史)、批評教育學和知識社會學有很大的影響。他被認為是一個後現代主義者和後結構主義者,但也有人認為他的早期作品,尤其是《詞與物》還是結構主義的。他本人對這個分類並不欣賞,他認為自己是繼承了現代主義的傳統。他認為後現代主義這個詞本身就非常的含糊。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