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是會有一些所指被遺留下來而有待說話,而提供給我們的能指又總是那麼豐富,使我們不由自主地疑惑它到底“意味著”(想說)什麼。能指和所指因此就具有了一種實質性的自主性,分別獲得了一種具有潛在意義的寶藏;二者甚至都可以在沒有對方的情況下存在,並開始自說自話:評論就安居在這種假設的空間里。但是,它同時又創造了它們之間的複雜聯系,圍繞著表達的詩意價值而形成一個交錯纏繞的網絡:能指在“翻譯”(傳達)某種東西時不可能是毫無隱匿的,不可能不給所指留下一塊蘊義無窮的余地;而只有當能指背負著自身無力控制的意義時,在能指的可見而沉重的世界里,所指才能被揭示出來。評論立足于這樣一個假設:言說是一種“翻譯”(傳達)行為;它具有與影像一樣的危險特權,在顯示的同時也在隱匿

    ——米歇爾·福柯

    0 0 0 6 拷貝 二維碼 《臨床醫學的誕生》
《臨床醫學的誕生》[8句]
  • 米歇爾·福柯

    0

    米歇爾·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年10月15日-1984年6月25日),法國哲學家和“思想系統的曆史學家”。他對文學評論及其理論、哲學(尤其在法語國家中)、批評理論、曆史學、科學史(尤其醫學史)、批評教育學和知識社會學有很大的影響。他被認為是一個後現代主義者和後結構主義者,但也有人認為他的早期作品,尤其是《詞與物》還是結構主義的。他本人對這個分類並不欣賞,他認為自己是繼承了現代主義的傳統。他認為後現代主義這個詞本身就非常的含糊。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