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產力。這個概念在《費爾巴哈》章中沒有解釋,但我們應該注意的是,作者當時對這一概念主要是從物質生產力即廣義生產工具或生產資料的含義去理解,並相應地把社會經濟形態的概念主要理解為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例如手稿第Ⅳ部分在結合資本主義發展的曆史講唯物史觀時,一上來就是講“自然產生的生產工具”(指耕地、河流等)和“由文明創造的生產工具”(指人工制造的工具)。作者正是通過比較這兩種“生產工具”在生產發展中的作用,來揭示地產和資本的對立以及前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形態與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形態的區別。
    0 0 0 0 拷貝 二維碼 《何枝可依》
《何枝可依》[1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