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克維爾並沒有否定封建社會中的利己主義,以及他們對大我利益的不聞不問,不過他強調他們基于傳統而為他人及為大我的價值所做的自發性犧牲。封建社會是英雄式的:家臣對他的主人的效忠,士兵對他的信念的盡忠。這種態度在現代社會中已近乎絕跡。民主社會不斷地改變,將個人與他的祖先聯系在一起的關系已經蕩然無存,而將他與他的同胞聯系在一起的關系也已如風中殘燭。冷漠(我還要加上一項,嫉妒)是民主社會最大的缺點之一。托克維爾作出結論:“民主使每一個個人不只數典忘祖,也罔顧他的子孫,並使他和當代人疏離:他永遠都會沉溺于自我之中,最後將永遠被他自己孤芳自賞的靈魂所裹挾。”這個預言在我們這個時代已徹底得到印證。
0 0 0 0 拷貝 二維碼 《印度劄記》
- 一個詩人與一個聖人的對話有其困難,因為一個詩人在說話前,必須先聆聽別人──也就是說,他使用的語言,屬于每一個人,也不屬于每一個人。一個聖人與神或與自己交談,都是沉默之聲。 0 0 0
- 回想起來,我會對此地一見傾心並不足為奇:當年我是個來自化外之域的年輕詩人。年輕、詩、未開化,三者並不會互相沖突:在一個未開化的人眼中可看到純真;在年輕人眼中是對生命的渴望,在詩人眼中則是驚奇。 0 0 0
- 我提起這些地名,宛如它們是符咒,仿佛擦拭它們之後,便可以召喚出生活形影、臉龐、景色和往日時光。 0 0 0
- 資本主義民主國家整齊劃一,卻不是平等,而且他們的以個體間不斷的爭斗取代了相親相愛。我們在見到憤世嫉俗的羅馬皇帝給人民“面包與競技場”時,覺得大為憤慨,可是,那與今日電視及所謂的文化部所給予我們的,又有何差別?以前人們相信,隨著私人領域的擴張,個人將會有更多的閑暇,也會有更多余暇可投入藝術、閱讀,以及反觀自省。如今我們知道人們不知該如何打發時間:他們成為愚蠢的娛樂的奴隸,他們的時間若不是用來花錢,就是用于膚淺的享樂。我不是譴責對享樂的狂熱;我是對整個社會風氣的庸俗浮淺感到悲哀。 0 0 0
- 印度最先讓我感到訝異的一點,也是許多人覺得詫異的,就是兩極化的對照所造成的歧異:現代與古代、奢華與貧窮、縱欲與禁欲、草率與效率、溫和與粗暴;繁多的種姓制度與語言、神祗與儀式、風俗與理念、河流與沙漠、平原與高山、城市與村落、農村與工業化生活,在時間上相隔數世紀,在空間上毗鄰而居。 0 0 0
- 現代化朝著兩個方向進行,與種姓制度不兼容。就如每個個人都隸屬于他的種姓,每個種姓也都隸屬于那套制度:那是一個相依共存的網絡,既把它們聯結在一起,也讓它們相互有所區別。將種姓聯結在一起,並使它們成為一個緩慢而永不止息循環的運行體系的,是它們之間的關系。它們是“其他”(otherness)的關系。每個種姓都是獨特而唯一的,不過它們全都環繞著同樣不變的原則——純潔的觀念,也就是它們的飾原——在運轉。這套制度的能力在于它表現的多樣性及使它們結合在一起的原則之單一性。 0 0 0
- 古印度與希臘、羅馬、中國不同,它沒有曆史觀念。時間是梵天的一場大夢。那是mayas,一種幻象。因此印度的社會制度起源與模式,不似希臘或中國般在于古代。種姓制度不是由一個像皇帝那般的神話英雄,或像萊克加斯般的傳奇性立法者所創立的。它是自行孕生的,雖然是經由神、宇宙的旨意,出自于社會的土壤與底土,有如植物。種姓是jati,而jati是物種。種姓就某方面而言,是自然的產物。它的模型就是孕育天地萬物的自然秩序。 0 0 0
- 托克維爾並沒有否定封建社會中的利己主義,以及他們對大我利益的不聞不問,不過他強調他們基于傳統而為他人及為大我的價值所做的自發性犧牲。封建社會是英雄式的:家臣對他的主人的效忠,士兵對他的信念的盡忠。這種態度在現代社會中已近乎絕跡。民主社會不斷地改變,將個人與他的祖先聯系在一起的關系已經蕩然無存,而將他與他的同胞聯系在一起的關系也已如風中殘燭。冷漠(我還要加上一項,嫉妒)是民主社會最大的缺點之一。托克維爾作出結論:“民主使每一個個人不只數典忘祖,也罔顧他的子孫,並使他和當代人疏離:他永遠都會沉溺于自我之中,最後將永遠被他自己孤芳自賞的靈魂所裹挾。”這個預言在我們這個時代已徹底得到印證。 0 0 0
- 在伊斯蘭教建築中,完全沒有雕刻而成的,這與印度建築大異其趣。這些建築物的迷人之處在于它們周圍環繞著庭院,依規律地重複而變化出來的幾何圖形所規劃而成。五顏六色的廣闊空地與沙面信道以棕櫚樹區隔,在它們之間,大型的長方形水池依照當時的時刻與光線的變化,而映照出靜止的建築物與飄過天際的云朵的不同風貌。光影與時間永不厭倦地游戲,不斷翻新,也永遠不變。水有神奇的雙重功能:反映世界,以及將之粉碎。我們看見,然後又看不見;留下來的只有鏡花水月般的短暫影像。這些陵寢毫無恐怖之處:它們讓人有天地悠悠之感,也使心靈得到甯靜。它們簡單與和諧的形狀可以滿足精神最深沉的需求:對秩序的渴望,對均衡的喜愛。 0 0 0
- 國家主義不是一個快樂的神祗:它是嗜血的火神摩洛克。一般而言,國家主義之所以會走火入魔,是源自于它的信徒對同構型的狂熱:所有人都是單一信仰及使用單一語言者。 0 0 0
- 我們活在遺忘與回憶之間:此刻是受綿亙不變的時間所侵蝕的一座島嶼。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