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經典語錄
- 蓋里·陶比斯
- 《我們為什麼會發胖?》
-
《我們為什麼會發胖?》[9句]
蓋里·陶比斯被《紐約時報》譽為世上最有智慧的減肥書,告訴你為什麼有的人吃再多也不胖,為什麼嚴格、認真節食的人依舊會遭遇反彈的痛苦的終極科學秘密,科學減肥不反彈、零失敗。
為什麼有的人吃再多也不胖,有的人喝涼水也發胖?為什麼嚴格、認真節食的人依舊會遭遇反彈的痛苦?
美國最佳醫學科普作者蓋里·陶比斯決心為公眾找到答案。他花費整整10年,全面調查了一百多年來減肥科學的文獻和最前沿的實驗,終于發現了肥胖的驚人真相和科學減肥的唯一做法:肥胖者比普通人需要更多的營養來滋養身體,此時盲目少吃,可能會給身體帶來不可逆的傷害。要想一次性徹底減肥,必須先優化營養結構,不在于吃多少,而在于吃什麼、怎麼吃。
本書一出,立刻震驚國際醫學界,美國數千個減肥中心和研究所更新減肥方案,全球數千萬肥胖者因此重返健康。最終,美國政府決定重新制定健康減肥新標准,陶比斯也因此三度獲得美國國家科學作者獎。本書被譽為21世紀突破減肥瓶頸的大發現。
翻開本書,揭開肥胖的真實原因,幫你找到減肥的唯一答案,科學減肥絕不失敗!
史上最有智慧的減肥書。——《紐約時報》
陶比斯是科普作者們的科普作者,他從不愚弄讀者。——《科學美國人》
上辑:
《才女集》[75句]
下辑:
《輕斷食》[10句]
- 現在我們知道了,使我們發胖的並不是那些多出來的卡路里,而是胰島素。血液中的胰島素水平主要是由攝入的糖類決定的,所以,是這些糖類最終決定了我們積累的脂肪量。 我們想要瘦就是要把脂肪從脂肪組織里拽出來燃燒掉——我們必須做的一件事就是降低我們的胰島素水平。假如我們能讓胰島素水平保持在一個合理的低水平,我們就能燒掉脂肪。如果我們不能降低胰島素水平,我們就無法燒掉脂肪。 0 0 0
- 如今,這種對肥胖的看法是如此的普遍,並且充滿了說服力,以至于人們很難不去相信它。但是,有大量的證據表明,即使維持了“少吃多動”的生活,我們也未必能成功瘦下來。但是,相比于懷疑“肥胖是由攝入與消耗的卡路里來決定的”這個觀念,我們更容易懷疑是自己減肥的意志力太薄弱。 0 0 0
- 高強度鍛煉越多,燃燒的卡路里就越多---劇烈運動到出汗,減肥確實更有效。但,這也會使你更餓。 鍛煉在體重控制中的重要性並沒有想象的那麼高。這是因為,由鍛煉引起的能量消耗的增加,同樣易于導致食物攝入的增加。我們無法預測增加的卡路里消耗是否會被更多的食物攝入相抵消。 0 0 0
- 通常當我們談及體內脂肪時,習慣性地把它當成一個是非命題:要麼超過規定,要麼根本沒有。這就把一個相當複雜的現象過分簡化了。想要減肥,你一定要知道我們體內產生的脂肪在哪里、什麼時候產生的,這些都是重要的問題。當專家們告訴我們,腹部脂肪過多會加大患心髒病的風險,但是臀部脂肪略多就不會時,就是在提示你這種重要性。如果兩個人同樣吃太多,即攝入的卡路里多于他們消耗的,雖然我們並不知道他們的脂肪分布可能有明顯差異,但因為暴飲暴食,他們都會有英年早逝的風險。 0 0 0
- 事實上,處于半饑餓狀態的人,不僅會總是感到饑餓,而且會昏昏欲睡,人體消耗的能量也減少了。他們體溫下降,感到自己饑寒交迫。而體力活動的增多,真的會增加他們的饑餓感,運動真的會喚醒食欲:伐木工人吃得就是比裁縫多。體力活動讓我們消耗增多,感到勞累,筋疲力盡;但體能活動結束後,我們消耗的能量也隨之減少。 簡而言之,我們攝入的能量與消耗的能量息息相關。按照數學家的說法,這兩者是因變量,不是自變量。 0 0 0
- 別管有多少種減肥食譜,它們的花樣有多大,減肥成功不是因為他們吃什麼,而是因為他們不吃什麼---也就是糖類。 當飲食中使人發胖的糖類被削減時,減肥就會成功;如果沒有,就會失敗。單純的限制卡路里和脂肪肯定會使你營養不良,強烈的饑餓和不適感就會導致減肥徹底失敗。 0 0 0
- 有規律的體育鍛煉無疑有好處。通過鍛煉,我們能增加耐力和免疫力,就如專家指出的那樣:由于減少了換心髒病或糖尿病的風險,我們可能會活得更久(盡管這一點還未被嚴格考證過)。我們只是感覺自己好多了。很明顯,許多經常鍛煉的人會變得十分熱衷于運動,我自己也是如此。但是我想在這里探討的不是鍛煉對我們而言究竟是樂趣、是好事,還是如權威們不斷向我們建議的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必要輔助,而是鍛煉能否在我們銷售的時候幫助我們保持體重,在我們發胖的時候幫助我們減輕體重。 0 0 0
- 失去脂肪並不是因為削減了卡路里的攝入,而是因為減少了使你發胖的糖類攝入。如果想要減肥,想要把脂肪代謝掉,你必須控制糖類的攝入量,你不用在意你一天到底攝入了多少卡路里,這帶給我們一個好消息,那就是你雖然要控制糖類,但是你可以轉而去攝入更多的脂肪和蛋白質,一直到你吃飽為止。你更無須去在意你吃進去了多少脂肪,因為如果你血液中的胰島素水平不夠高時,你吃進去的脂肪根本沒有機會儲存在細胞里,它會直接被代謝掉,你會感到精力充沛,越來越願意活動了。 0 0 0
- 假如肥胖真的是由卡路里攝入平衡與否所決定的,那麼這背後的邏輯暗示著,你每天僅需多吃幾口蘋果,20年後你就會多長出20千克的肥肉。反之,你需要每天控制自己少吃一口漢堡,就肯定能解決肥胖問題。這顯然是個站不住腳的假說,而它背後依靠的邏輯,也正是站不住腳的“熱量平衡”理論。 許多人幾十年來一直保持清瘦,也有許多肥胖的人一直保持很胖,這些事實不都正好說明,在控制體重方面,一定存在比單純的卡路里平衡理論更確鑿的證據嗎? 接下來,將證明,所謂熱量攝入平衡與減肥之間的必然聯系是多麼的荒謬。我們既不會由于多吃少動而發胖,有意識地少吃多動也不能解決問題或預防發胖。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