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本經濟學》 - 12條
羅伯特·墨菲
本書是一本獨具特色的基礎經濟學讀本,由奧地利經濟學派新銳代表人物羅伯特·墨菲(Robert P.Murphy)博士撰寫。墨菲博士深通寫作之道,他用出神入化的筆觸向普通民眾講述關于真實人的經濟學,邏輯超...
|

《所羅門王的指環》 - 12條
康拉德·勞倫茲
《所羅門王的指環》是勞倫茲專門為一般讀者和大眾介紹動物行為的第一本通俗自然科學著作。康拉德·勞倫茲(Konrad Lorenze)是動物行為學開山祖師,1973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他于1903年出...
|

《不曾走過,怎會懂得》 - 62條
安娜·昆德蘭
本書作者是《紐約時報》暢銷作家、普利策獎得主安娜·昆德蘭。在書中,她道出了自己對人生的理解,以及對生命的體悟。通過講述自己在一路成長中遇到的曲折和欣喜,她向女性朋友們揭示出一個真理——人生就是一連串的...
|

《紐約三部曲》 - 10條
保羅·奧斯特
紐約三部曲:《幻影書》:最完美的作品!! 《在地圖結束的地方》:最動人的作品!! 《孤獨及其所創造的》:最睿智的作品!! 作品被翻譯成29種文字,全球銷量達600萬冊 寫實電影般的深刻...
|

《人生如登山》 - 3條
托馬斯·布本多爾夫
《人生如登山》看似簡單的書,記錄了布本多爾夫先生登山的經曆,以及在登山過程中的體驗和感悟,可以說是他人生的寫照。對于他,登山是尋找和發現,是愉悅和滿足,是做符合自我特有本性的事情,是做自己真心想做的事...
|

《我的時尚廚房》 - 10條
加布里埃拉·斯科利克
中國國家地理·圖書出品,史上最洋氣的下廚房指南, 可以不下廚房,但不能不懂生活。 送給愛生活的你 ! 這是一本有品位、有設計的下廚房指南,適合送給每一個熱愛生活的人的禮物。 也是一本圖形化...
|

《芒果街上的小屋》 - 26條
桑德拉·希斯內羅絲
《芒果街上的小屋》是一本優美純淨的小書。一本“詩小說”,一個關于成長,關于在寫作中追求現實和精神家園的故事。 埃斯佩朗莎,是西班牙語里的希望。生活在芝加哥拉美移民社區芒果街的女孩埃斯佩朗莎,生就對...
|

《幻影書》 - 12條
保羅·奧斯特
《幻影書》是美國小說家、詩人、劇作家保羅·奧斯特所著的小說,被評為2002年度美國最佳小說。書中充滿各種不可思議的巧合與奇遇,錯落有致,重疊出現,共同指向一個主題:對自我人生的追尋。 一場空難讓戴...
|

《人的行為》 - 3條
路德維希·馮·米塞斯
《人的行為》是米塞斯的扛鼎之作,也是繼亞當·斯密《國富論》之後思想史上難得的對經濟學理論進行全面整合的著作,為奧地利經濟學派奠定了系統而清晰的理論基石。米塞斯認為人並非原子式的個人,而是運用其自由意志...
|

《宿主》 - 5條
斯蒂芬妮·梅爾
《宿主》是斯蒂芬妮·梅爾所著的科幻新作——“宿主系列”的第一部。故事講述了兩個人之間的“三角戀”的故事。在不久的將來,地球被名為“靈魂”的外星生物所侵占。這些生物通過寄生到人的神經系統中來控制人類,並...
|

《南回歸線》 - 12條
亨利·米勒
本書除了最初的一大部分和一些以空形式出現的不規則的段落劃分以外,只有兩個正式的部分:插曲和尾聲,都是借用了音樂的術語,似乎整部作品是一首表現自我音樂情緒的完整樂曲。亨利·米勒在書中描寫的一次次性沖動構...
|

《布魯克林的荒唐事》 - 11條
保羅·奧斯特
本書講述的是一種放下後的人生狀態,生活的希望往往充斥在不經意間,在你以為自己已經准備放棄的時候,只有人處于一種“放下”的狀態才是最初始、最好的。該書中每一個人物都栩栩如生,就如同你身邊的一個朋友,你為...
|

《無欲的悲歌》 - 5條
彼得·漢德克
本書由兩部小說組成,包括《無欲的悲歌》和《大黃蜂》。 《無欲的悲歌》是以一位51歲家庭婦女自殺的報紙報道開始的。敘述者“我”立刻要義不容辭地撰寫自己母親那“簡單而明了的”故事。在對這個女人命運的回...
|

《暮光之城》 - 121條
斯蒂芬妮·梅爾
《暮光之城》是由美國女作家史蒂芬·梅爾(Stephenie Meyer)所著的扣人心弦的驚險小說。故事描寫的是中學生貝拉與青春帥氣的吸血鬼愛德華的浪漫愛情故事。這個故事的描寫喚起了讀者的無盡想象,同時...
|

《北回歸線》 - 32條
亨利·米勒
《北回歸線》是一本十分卓越的書,一部相當輝煌的作品,在洞察力的深度上,當然也在實際的創作上,都比《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好得多。大概是一個人可以從中求得快感的惟一一本書。即使不能賽過喬伊斯的《尤利西斯》,...
|

《孤獨及其所創造的》 - 18條
保羅·奧斯特
《孤獨及其所創造的》是保羅·奧斯特自傳作品,穿越層層迷霧,對父親、家庭、自我身份的神秘追尋。《孤獨及其所創造的》是一部很難歸類的出色的作品,部分回憶錄,部分其父的傳記,部分自傳;它也是對失落、家庭中的...
|

《罵觀眾》 - 10條
彼得·漢德克
◎ 藐視觀眾 藐視劇場 的經典之作 ◎ 如入刑室,如坐針氈,欲怒不生,欲走不能 ◎ 孟京輝 史航 牟森 “願效犬馬之勞”的大師;維姆·文德斯最愛的作家;200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耶利內克追隨的...
|

《卡波蒂短篇小說全集》 - 8條
杜魯門·卡波特
《卡波蒂短篇小說全集》是卡波蒂的短篇小說集,收入十幾個風格各異的短篇佳作,代表了他最高文學成就。其中《黑夜之樹和其他故事》敘述的是作者童年和青少年時期在美國南方的鄉村生活;《一次聖誕節的回憶》寫的是他...
|

《自由與命運》 - 9條
羅洛·梅
《自由與命運》一書是羅洛·梅于1981年出版的其晚年的主要代表作之一。羅洛·梅以存在哲學為理論基礎,以其豐富的心理治療實踐為依據,以一個藝術家的富有想象力的深刻思考,引經據典地分析了西方社會關于自由和...
|

《大地》 - 3條
賽珍珠
在《大地》里,賽珍珠以同情的筆觸和白描的手法,塑造了一系列勤勞樸實的中國農民的形象,生動地描繪了他們的家庭生活,以飽蘸同情心的筆寫出了“農民靈魂的幾個側面”。在小說出版的20世紀上半葉,這一作品,跨越...
|

《守門員面對罰點球時的焦慮》 - 10條
彼得·漢德克
◎一場回歸語言本質的冒險 ◎一個在焦慮和孤獨中漸漸迷失自我的人 ◎維姆·文德斯同名電影原著小說 ◎本書為小說集,由四篇小說組成,包括《守門員面對罰點球時的焦慮》、《監事會的歡迎詞》、《推銷...
|

《別的聲音,別的房間》 - 15條
杜魯門·卡波特
本書是美國作家杜魯門·卡波特23歲時的代表作,帶有自傳性質作者將其思想用半隱秘的語言流動式地環環相扣地表達出來,顯示了其對語言驚人的駕馭能力,被譽為“20世紀中期文學的試金石”。 在這部成熟的半自...
|

《愛與意志》 - 16條
羅洛·梅
《愛與意志》是當代著名存在心理學大師、美國心理分析家羅洛·梅的一部精彩佳作,一問世就風靡世界。《愛與意志》以高屋建瓴之氣度,妙趣橫生地描繪了人類本能之一的愛與意志的科學規律,從心理學、社會學、未來學的...
|

《你在天堂里遇見的五個人》 - 32條
米奇·阿爾博姆
《你在天堂里遇見的五個人》是美國作家米奇·阿爾博姆創作的一部作品,天堂里,會有五個人,為了五段不同的記憶,等候你長大、相愛、衰老、死亡,等待著解答你最後的疑問。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影響到另一個人,世...
|

《流放的老國王》 - 3條
阿爾諾·蓋格爾
愛的見證,對患病父親的一份詳細報告。 因為父親再也無法從橋那頭走到我的世界來,因此我必須走到他那里去 這段不平常的日子,我們一直在一起 愛父親,為他朗讀這本書 《流放的老國王》是一本十...
|

《蒂凡尼的早餐》 - 12條
杜魯門·卡波特
《蒂梵尼早餐》(Breakfast at Tiffany's)是奧黛麗·赫本主演的電影,1961年最賣座的影片之一,同時也是奧黛麗·赫本所有影片里上座率最高的一部。影片獲得了1962年第三十四屆奧斯卡...
|

《冬日筆記》 - 8條
保羅·奧斯特
一扇門關上了。 另一扇門打開。 你已經進入了生命的冬天。 2011年1月3日,大雪紛飛,保羅·奧斯特坐在桌前,寫下《冬日筆記》的第一行字,此時距離他六十四歲生日還有一個月,距離他第一部作品...
|

《獅子與獨角獸》 - 13條
喬治·奧威爾
《獅子與獨角獸》是喬治奧威爾的社會評論集,包括奧威爾回憶個人成長經曆的散文和針對當時英國社會現象、政治問題的評論。這些文字以清晰優雅的表述、獨特的思考和經得起錘煉的論證,成為英語政治寫作文體的典范。其...
|

《活出意義來》 - 13條
維克多·弗蘭克
《活出意義來》,維也納醫科大學心理精神病學終身教授、精神醫學家維克多·E·弗蘭克爾著。在本書中,弗蘭克爾博士現身說法,詳述他如何由親身經驗,發明“意義治療法”以及“意義治療法”基本概念。本書篇幅雖小,...
|

《一個人的面包屑生活》 - 5條
安娜·昆德蘭
“一天開始于一間茶室。一封封E-mail仿佛來自另一個世界。她背上相機,跋涉于山野,尋找拍攝值得想值得品值得看的素材。這里有清新可愛的空氣、草地花朵和濕潤泥土的氣息,有春日簽名一般的芬芳,也有聞上去有...
|

《神諭之夜》 - 11條
保羅·奧斯特
《神諭之夜》是保羅·奧斯特的2003年的作品,也是他迄今結構最精巧,懸念和人物更為錯綜的一部作品。故事從一個大病初愈的作家偶獲一本藍色筆記本開始,引發一連串神秘事件和生活變故,采用的依舊是典型的奧斯特...
|

《緬甸歲月》 - 3條
喬治·奧威爾
作為奧威爾的首部小說,它呈現了極為真實的殖民地生活:白人腐敗墮落,土著渾渾噩噩,但作為白人的主人公弗洛里,卻在在身份認同危機中苦苦掙紮,一方面同情東方民族,憎恨帝國主義,渴望找到一位和他一起分享緬甸生...
|